这事儿比给孩子报班还玄学。你家那个沉迷恐龙的“小古生物学家”,跟我家这个抱着本漫画能笑出猪叫的“傻闺女”,他们的世界观可能比地球到半人马座α星的距离还远。所以,指望一份“万能书单”搞定所有娃,那纯属痴人说梦。
但我还是想聊聊。不为别的,就为那些在书店里晕头转向,被各种“必读”、“获奖”腰封轰炸到失去方向感的爹妈们,提供一个不那么“标准答案”的思路。

这不叫书单,这叫一个老父亲的“阅读地图”,或者说,一个引爆孩子精神世界的“炸药包”。
第一阶段:点火,用最野的想象力点燃阅读的引信
低年级,甚至幼儿园大班,识字量屁大点儿的时候,看什么?
看图!看那些能让大人都惊掉下巴的图。
别上来就整什么真善美、人生哲理。孩子的大脑还没发育到那个频道。他们需要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肆无忌惮的想象力。这个阶段的王者,在我心里,永远是莫里斯·桑达克。他的《野兽国》,简直是童年情绪的核爆现场。就那么几页,几个字。但是那个叫Max的小孩,穿着狼外套,在房间里胡闹,被罚不许吃饭,然后他的房间就长出了森林……你看,我说不下去了。你得自己,抱着你的孩子,一页一页翻过去,感受那种从愤怒到想象力驰骋,最后回到温情脉脉的晚饭前的奇妙之旅。这书告诉孩子:你的情绪,没关系;你的想象,了不起。
还有安东尼·布朗。这家伙是个玩超现实主义的天才。《我爸爸》《我妈妈》当然是经典,但我更偏爱他的《动物园》和《胆小鬼威利》。他的画里藏着无数的梗和细节,每次读都有新发现,父子俩能趴在地板上,为画面里一根伪装成烟囱的香蕉争论半天。这种阅读,是游戏,是寻宝,哪里是“学习”?
国内的,我必须喊出朱成梁老师的名字。他的《团圆》,每一页都浸透了中国式的温情和乡愁,那种细腻的、不言说的爱,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滋养。
这个阶段的书,记住,字越少,事儿越大。别催孩子认字,让他先爱上翻书这个动作,爱上赖在你怀里听你用各种奇怪腔调讲故事的那个瞬间。这个“阅读蜜月期”,千金不换。
第二阶段:扩容,搭建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模型
大概二三年级开始,孩子的识字量上来了,简单的绘本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他们的小脑袋开始思考“为什么”,开始对远方、对未知、对魔法充满了渴望。
这时候,别犹豫,把世界丢给他。
罗尔德·达尔,这个名字你必须刻在脑子里。他是个“坏”老头,写的全是孩子最真实、最黑暗也最有趣的想法。《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里,狐狸爸爸为了家人去偷窃,却成了英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贪婪、自私的小孩都得到了“报应”,但那种惩罚又带着一种诡异的幽默感。达尔的书从不假惺惺地粉饰太平,他告诉你,世界有好有坏,但智慧和善良永远是你的通行证。他的书,是给孩子注射的第一剂“现实疫苗”,包裹着最甜的糖衣。
然后,是时候开启一扇通往魔法世界的大门了。对,就是你想的那个,《哈利·波特》。别听那些说它太商业、太西化的鬼话。J.K.罗琳创造的是一个完整、自洽、充满魅力的世界。跟着哈利从一个受气包成长为英雄,孩子们学会的不仅仅是几个咒语,他们会第一次真正理解友谊、勇气、选择、爱与死亡。当赫敏高高举起她的手,当罗恩为了朋友甘愿牺牲自己,当斯内普教授说出那句“Always”,相信我,这些瞬间会成为你孩子一生的精神财富。这套书,值得用整个小学时光,一遍,一遍,再一遍地去读。
如果你的孩子是个女孩,心思细腻敏感,请务at all把《夏洛的网》递给她。这本书,用最温柔的笔触,讲述了最残酷的生命轮回。关于友谊,关于承诺,关于死亡,关于生命的意义,怀特先生全都写尽了。我闺女读到夏洛死去那一章,哭得抽抽噎噎,我抱着她,没劝。我说,哭出来吧,能为别人的离去而心碎,说明你长大了,你懂得了什么是爱。
第三-阶段:深潜,触碰人性的复杂与世界的真实
到了高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孩子半只脚已经踏入了青春期的大门。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开始思考一些更“大”的问题,比如公平、正义、偏见、自我认同。
这时候的书,要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思考的锚点。
《奇迹男孩》,这本书几乎是每个高年级孩子的必修课。它讨论的是“与众不同”。当你的孩子读完这本书,他再看到身边那些有点“奇怪”的同学时,他的眼神里可能会少一些嘲笑,多一些理解和善意。这本书教的,是“选择善良”,这比任何考试成绩都重要。
我还想推荐一套可能有点冷门,但后劲极大的书——“国际大奖小说”系列。别被这名字吓到,里面全是宝藏。比如《手斧男孩》,一个男孩在飞机失事后独自在森林里求生的故事,那种对生命的坚韧和对自然的敬畏,是城市里的孩子无法想象的。再比如《偷书贼》,以死神的视角讲述二战时一个德国女孩的故事,它让你看到,在最黑暗的年代,文字和知识是如何成为人性的最后一束光。这些书,有点“重”,但孩子的精神世界,需要一点有分量的东西来压舱。
别忘了我们的母语文学。曹文轩的《草房子》,那种江南水乡少年时代的美与哀愁,文字干净得像水洗过的天空。还有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狼王梦》之类的,虽然有些观点有争议,但那种原始的、充满生命张力的故事,对男孩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最后,别忘了那些“没用”的书
什么是“没用”的书?
就是那些不教知识、不讲道理,纯粹为了好玩、为了开拓眼界的书。
比如,《万物运转的秘密》,用各种诙谐的插图把物理原理讲得明明白白,比物理老师有趣一百倍。
比如,《可怕的科学》系列,用一种贱兮兮的口吻讲各种科学知识,什么“臭屁的化学”、“杀人疾病全记录”,孩子看得嘎嘎乐,知识点不知不觉就记住了。
再比如,各种历史漫画。《如果历史是一群喵》,谁能拒绝用萌猫讲历史呢?还有,请务必给孩子买一套精美的地图册,或者一个地球仪。让他知道,世界很大,除了考试卷上的方寸之地,还有撒哈拉的沙漠、亚马逊的雨林、冰岛的极光在等着他。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条:放弃掌控欲。
把书铺开,让孩子自己去选,像自助餐一样。他今天可能啃了一本讲宇宙大爆炸的,明天又可能沉迷于一本无厘头的漫画。没关系,真的没关系。阅读不是一条笔直的登山道,它更像是在一座布满奇花异草的森林里自由地漫步。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保证这座森林足够丰饶,足够多样。
然后,闭上嘴,拿起你自己的书,和他一起读。
这,比你开出任何一张完美的书单,都更有力量。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