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个问题问我,我心里头就跟开了个小画展似的,琳琅满目的书名一瞬间就涌了上来,有些是当年把我拽进绘画坑的启蒙,有些是后来我越画越迷茫时,像灯塔一样照亮我的,还有些,纯粹是看封皮就挪不动道儿,翻几页就觉得“哎呀,这就是我想要的!” 推荐嘛,总是带着点个人色彩,你说我推荐一本你觉得枯燥,那不也挺扫兴的? 所以,我尽量挑那些我个人觉得特别实在、能帮人“看见”东西的书,也别指望我能跟你掰扯什么“绘画理论体系的集大成者”,我更看重的是那种能让你手痒痒,立马想拿起笔画两下的感觉。
先说说素描吧,这玩意儿,就像学说话,得先学好“呀、呀、呀”,没有扎实的素描功底,你画什么都像是在空中楼阁。我最早看的是一些经典素描教程,比如《素描的意义》,这本书,说实话,我当时看的时候,很多地方压根儿没懂,就是觉得它讲得特别“硬核”,不是那种教你“一步一步画个苹果”那么简单。它更像是给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你开始思考“光影是怎么来的”、“形体是怎么构成的”、“为什么我画的东西看起来不对劲”。它让你从“描摹”升级到“理解”,这很重要,真的。如果你刚开始画,觉得素描枯燥得要命,这本书可能让你觉得更枯燥,但如果你是那种“我就是要搞明白”的性子,那它绝对是你的菜。

还有《素描的修炼》,这本书,名字就透着一股子“要下苦功夫”的意思。它里面有很多关于透视、结构、体积的讲解,特别细致。我记得我当时对着书里的图,一遍一遍地画,从简单的几何体到复杂的物体,感觉自己的眼睛好像被“矫正”了一样,以前看到的都是平面的,现在能感觉到物体的立体感了。特别是它讲到光影的体积感那里,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才慢慢体会到,原来一块石头,不是只有个“灰扑扑”的面,而是有无数个小面在接收不同的光线,这些光线的变化,才塑造了它的体积和质感。这本书,你要是想把素描练到“形神兼备”,那绝对是值得你花时间啃一啃的。
再说色彩。色彩这东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它能让画面瞬间活起来,恨它一旦处理不好,就跟打翻了调色盘似的,一塌糊涂。对于色彩,我一直觉得,《色彩的秘密》这本书,是那种你翻开就容易被吸引的书。它讲色彩的构成、关系、搭配,用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不像有些色彩书,上来就给你讲什么“冷暖对比”、“补色原理”,听得人头晕。这本书,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颜色本身,更是颜色在光线下的变化,以及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一片绿叶,在阳光下会显得特别鲜亮,在阴影里又会变得深沉,这中间的差别,就是色彩的魅力。它也讲不同绘画材料的色彩特性,水彩、油画、丙烯,各有各的脾气,这本书会给你一个很直观的感受。
还有,如果你喜欢插画或者绘画风格,我墙裂推荐《如何绘画:从概念到创作》(暂译名,可能名字略有出入,但内容绝对是这个意思)。这本书,它不是教你画某个具体的形象,而是教你怎么去“想”,怎么把脑子里的想法变成画面。它讲构图、叙事、人物设计、场景搭建,特别全面。我当年画不出好作品,就是因为脑子里想法很多,但不知道怎么落地。这本书,就给了我很多思路和方法。它会告诉你,一个好的构图,不仅仅是把东西摆好看,更是要引导观众的视线,传递情绪。它还会讲不同风格的插画特点,让你知道,原来绘画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本书,我觉得特别适合那些有点想法,但不知道怎么开始画的童鞋。
如果你对人物画特别感兴趣,那我必须提一本《伯里曼实用解剖学》。这本书,名字听起来有点学术,但实际上,它超级实用!它讲的人体结构、骨骼、肌肉,都是最基础、最核心的。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哇,原来画人,不只是画个大概轮廓,而是要理解里面的“骨架”和“肉”是怎么运作的。你看它里面的图,把人体画得分层,一层层揭开,你会瞬间明白,为什么这个地方鼓起来,为什么那个地方凹下去。有了这个基础,你画人物,就不会再出现“胳膊肘怎么扭成那样”之类的低级错误。而且,它不是死板的图解,里面有很多大师的范例,你能看到,那些经典的画作,是怎么运用解剖学原理来塑造人物的。这本书,绝对是人物画爱好者的“圣经”。
还有一本,我得提一下,是关于色彩风景画的,《如何画风景》(同样是意译,找一本讲解光影、色彩、构图在风景画中的运用的书就好)。我特别喜欢户外写生,但每次画出来的风景,都感觉“死气沉沉”的。看了这类的书,我才明白,原来风景,不只是把山、树、水照搬过来,更重要的是要捕捉“瞬间的光影变化”和“色彩的氛围感”。比如,清晨的阳光,会给一切都蒙上一层温暖的金黄,傍晚的夕阳,则会让天空染上瑰丽的紫红。这本书,会教你如何观察这些微妙的色彩变化,如何用笔触来表现空气的流动和光线的穿透。我记得有一次,我对着一本讲印象派风景画的书,学着画了一张日落,虽然技术还很嫩,但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真的“看见”了落日的色彩,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当然,市面上还有无数的好书,我这里列举的,也只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头好”。选书,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适合你当下阶段和你的兴趣的书。别盲目追求那些“名校教材”或者“大师全集”,有时候,一本讲得特别透彻、让你茅塞顿开的小册子,比一本厚重的理论书更有用。动手去翻一翻,去感受一下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讲解方式”,如果能让你眼睛一亮,让你手痒痒,那就是好书。
最后,我想说,书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你拿起笔去画。书里的知识,你要是只看不练,那跟白看没两样。你得一遍一遍地临摹,一遍一遍地尝试,一遍一遍地犯错误。就像我当年,对着《素描的意义》啃不下去的时候,我干脆就拿起炭笔,对着家里的水果箱子画,画错了,再回头看书,再接着画。过程比结果重要,坚持比天赋重要。希望这些推荐,能给你一点点启发,让你在绘画的路上,走得更顺畅,也更快乐!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