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真的,比“今天中午吃什么”还难回答。因为它太私人了。诗歌不像小说,给你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开头有结尾。诗歌是一扇半开的门,一阵风,一声叹息。你得自己走进去,自己去感受。
所以,别信那些上来就给你开一串“文学史必读”书单的人,那不是推荐,那是劝退。他们想把你变成学者,而你,或许只是想在某个深夜,找到几句能戳中心窝子的话。

那么,如果你非要我这个“过来人”给点建议,我不会给你一张地图,而是递给你几把钥匙。能不能打开门,打开的是哪一扇,全看你和它的缘分。
第一把钥匙,我建议是《月光落在左手上》,作者余秀华。
我知道,提她可能会有争议。但听我说完。为什么是她?因为她的诗里有一样东西,是很多精致、典雅的诗歌里稀缺的——生命力。是那种从泥土里、从身体的挣扎里、从撕心裂肺的爱与欲里,野蛮生长出来的东西。
“我爱你”“我想你”这种话,说多了就腻了。但你看余秀华怎么写:“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读到这样的句子,你不会觉得矫情,你只会觉得,这就是生活本身。她的诗是疼的,是烫的,是带着血腥味的。对于一个诗歌的初入门者来说,这种直接的、毫无遮掩的冲击力,比什么都重要。它会让你瞬间明白,哦,原来诗歌不是非要“云里雾里”,它也可以是“一个耳光”。
读她。别管那些关于她本人的纷纷扰扰,就去读她的文字。你会发现,诗歌的力量,首先在于真诚。
第二把钥匙,我想给你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的《万物静默如谜》。
如果说余秀华是迎面扑来的一团火,那辛波斯卡就是你身边一杯慢慢变温的水。你一开始可能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当你口渴时,它就在那里,清冽、解渴。
读她的诗,像被一个聪明、通透又有点促狭的老太太拍了拍肩膀。她会告诉你,“我为称之为必然向巧合致歉”,她会写一只猫在空公寓里等待已故主人的茫然。她的视角非常奇特,总能从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琐事里,拎出一点哲学的味道,一点宇宙的浩瀚。
她的语言极其平实、极其冷静,但平静下面是巨大的漩涡。你以为她在写一颗洋葱,写完你才发现她写的是整个世界。这就是她的厉害之处,用最简单的话,说最深邃的道理,而且说得那么有趣、那么轻盈。对于那些害怕诗歌“太沉重”的读者,辛波斯卡是最好的入口。她让你知道,智慧和深刻,不一定非要板着脸。
第三把钥匙,有点重,是里尔克。
先别急着去啃他最著名的《杜伊诺哀歌》,那玩意儿能把大部分人的信心直接碾碎。我建议你从一本散文集开始,《给青年诗人的信》。这本书,严格来说不是诗,但它通向诗。里尔克在信里,用最温柔、最恳切的语言,探讨了什么是孤独,什么是创造,什么是艺术的本质。
“你要爱你的孤独。”这句话,我第一次读到时,浑身一激灵。我们总被教导要合群,要融入,但里尔克告诉你,所有伟大的创造,都源于那片无人能至的内心之境。
读完这本小册子,你再去读他的诗,比如《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你会发现,你好像能理解他诗里那种神性的、近乎祈祷的语调了。里尔克的诗,是写给神的,也是写给灵魂的。它不负责解决你当下的烦恼,它负责把你拔高,让你去看看山巅之上的风景。读他的诗,需要一点耐心,一点静气,像在深夜里擦拭一件珍贵的银器。过程是缓慢的,但当光芒亮起的那一刻,你会感到一种灵魂被净化的战栗。
好了,说了三位国外的,我们得回家看看。
中国的古典诗词,浩如烟海。上来就扔给你一本《唐诗三百首》,不负责任。那就像把你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直接扔进太平洋。
我的建议是,找一个好的“导游”。这个导游,我首推叶嘉莹先生。
你去找她的书来看,比如《迦陵谈词》、《唐宋词十七讲》。别上来就硬啃那些诗词本身,先听叶先生给你讲。叶先生讲诗词,那真是一绝。她不是在做学术分析,她是在用她一生的颠沛流离、用她所有的生命感悟,去和一个个千年前的灵魂对话。
听她讲李后主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帝王的亡国之痛。听她讲苏东坡的“也无风雨也无晴”,你会明白什么叫真正的豁达与通透。叶先生自己就是一首“活着的”古典诗词。通过她的眼睛,那些原本可能离你很遥远的字句,会突然变得有体温、有呼吸、有心跳。
当你跟着她走过一圈,你再自己去翻开苏轼的集子,翻开李清照的集子,你看到的,就不再是孤立的文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时代里,笑过,哭过,爱过,恨过。这,才是读古典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后,我想塞一把有点“野路子”的钥匙给你——博尔赫斯。
这个阿根廷的老头,他是个小说家,是个图书馆馆长,但他首先,是个诗人。他的诗,和他的人一样,神秘、博学、充满了迷宫和镜子的意象。
读博尔赫斯的诗,感觉像是在一个深夜,独自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时间仿佛凝固了,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他写镜子、写匕首、写老虎、写一个失明的人如何在黑暗中重建宇宙。他的诗充满了智性的美感,每一首都像一个精巧的谜题,解开之后,你会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如果你喜欢思考,喜欢那种眩晕的、突破时空的感觉,那就去读博尔赫斯。他会让你明白,诗歌不光能抒情,还能构建世界。
诗歌的书籍推荐,其实是个伪命题。没有哪本书是必须读的。重要的是,你得开始,得去“碰”。可能你碰到的第一本就让你心生欢喜,也可能你翻了十本都觉得索然无味。
没关系。
阅读本身,就是一场寻找。寻找那个能与你的灵魂产生共振的频率。我给你的这几把钥匙,只是我个人偏爱的几个频率。希望其中,有那么一把,能帮你打开一扇门。门后,或许是火焰,或许是清泉,或许是星空。
但无论如何,那都是一个只属于你的,更丰盈的世界。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