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拾了阅读的乐趣,总觉得很多电影、电视剧,甚至是纪录片,看完之后心里空落落的,好像缺了点什么。后来才明白,很多时候,那些触动我的故事,背后都有着更深厚的土壤——那就是原著小说。所以,如果你问我“片子推荐看哪些书籍”,我脑子里立刻就蹦出好多好多,这可不是那种“权威推荐榜单”的生硬罗列,而是我真心觉得,看了原著,你才会彻底懂了那部片子,甚至会觉得,哎呀,这书比电影拍得还过瘾!
先说最近大火的《繁花》,王家卫拍得那个调调,那种暧昧的、模糊的、闪烁的光影,确实绝了。但是,如果不看金宇澄的原著,你真的很难get到那个时代上海滩的那种劲儿。电影里,阿宝、玲子、蓓蓓,这些人物形象是立住了,但原著里,他们更像是生活在血肉之躯里的,有更复杂的内心戏,更有那些电影里压根没法展现的,关于上海的“腔调”。读《繁花》,你会听到黄河路的那些嘈杂,闻到淮海路的梧桐叶味道,感受到那个年代,那种“要发财”的、带着点江湖气的,又带着点小确幸的上海。那种“男人要站起来,女人要活出自己的滋味”的劲儿,书里写得才叫一个透彻。电影只能给你个片段,书才能给你一个世界。

再往前推点,《肖申克的救赎》。这电影我看了不止一遍,每次看都被安迪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但说实话,斯蒂芬·金的原著《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给我的震撼是不同维度的。电影里,安迪的智慧、他的坚毅,他的最终越狱,都拍得有条不紊,像一场精心策划的逃脱。可书里,更多的是他对自由的渴望,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他对体制的反抗,还有那种漫长等待中的绝望与希望的反复拉扯。特别是安迪写给瑞德的那封信,以及最后在墨西哥海边,他望着大海的那一幕,书里给的细节,那种内心的独白,比电影里给的镜头,更能让你体会到“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这句话的分量。电影给了你结果,书却给了你过程中的百般滋味。
还有《呼啸山庄》。虽然我个人觉得,能把《呼啸山庄》拍得好的电影,真的屈指可数,但如果你看过任何一个版本的改编,然后再去读艾米莉·勃朗特的这部巨著,你会发现,电影里的爱情,常常被简化成一种“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可小说里,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那种病态的、毁灭性的、超越生死的爱,那种掺杂着疯狂、占有欲和刻骨恨意的感情,简直能把人烧起来。那种荒原上的风,那种阴郁的天空,那种人物内心的风暴,书里写得才叫一个淋漓尽致。你会发现,凯瑟琳不只是个被动的受害者,希斯克利夫也不只是个纯粹的复仇者,他们之间,是一种灵魂的纠缠,是一种无法割舍的命运。电影里的画面再美,也抵不过书里那种原始的、野性的、让人心悸的力量。
对了,还有《银翼杀手》。很多人是因为电影才去了解赛博朋克,了解“人”的定义。但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给我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电影里,德卡特是个疲惫的赏金猎人,他的内心挣扎,更多是通过他的眼神和行动来体现。而书里,德卡特自己也是一个常常质疑自己“人性”的人。他对仿生人的“捕杀”,其实也是对自身存在的一次次拷问。更重要的是,小说里对“情感”的探讨,对“同理心”的衡量,那种模糊的边界,那种“人”和“非人”之间难以界定的界限,书里写得太深刻了。看完书,你才会真正理解,为什么那个世界,大家会那么渴望养一个真实的动物,因为这成了一种衡量“人”的标尺。电影给你的是一个视觉奇观,书却给你的是一个哲学困境。
还有一些,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拍得是挺华丽的,那个纸醉金迷的爵士时代,歌舞升平。但是,菲茨杰拉德的原著,更多地是在描绘那种美国梦的幻灭,那种在浮华背后隐藏的空虚和悲哀。盖茨比对黛西的爱,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他对一个失落的过去,一个不可能的未来的执着。电影里,你可能只看到了一个为爱疯狂的男人,而书里,你会看到一个被时代洪流裹挟的个体,一个在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里,试图用金钱和梦想去打动过去的灵魂。那种淡淡的忧伤,那种无声的叹息,书里才最动人。
我还有个习惯,就是看到一些比较深刻的传记片或者历史纪录片,如果里面的人物或者事件,我感觉电影里处理得还不够“到位”,我就会去找相关的书籍。比如《图灵传》,很多电影都试图展现这位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的一生,但很少有人能真正触及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他因为同性恋身份而遭受的不公,以及他在科学探索中那种纯粹的、不为外界所扰的执着。原著的传记,更能让你感受到一个真实的人,他的成功与失败,他的喜悦与痛苦。
总而言之,对我来说,书籍是电影的灵魂,是那些画面背后最深沉的呼唤。很多时候,电影只是把原著的故事“讲”给你听,但原著却能让你“感受”到那个故事。所以,如果你问我,片子推荐看哪些书籍,我的答案永远是:那些真正触动你的片子,去看看它们最初的样子,在书本里,你会发现一个更广阔、更真实、也更动人的世界。别只满足于那两个小时的光影,去翻开书页,让故事在你的脑海里,野蛮生长吧。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