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推荐书,我肯定得先推荐一本《中国通史》这种大部头,但那玩意儿太厚了,像砖头一样,不是谁都能啃得动的。真想深入了解宋朝,得找那些专门写宋史的书。
我最喜欢、也觉得最实在的,是邓广铭的《宋史十讲》。这本书,怎么说呢?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集,邓先生的文笔,那是真的好,写得有味道,有画面感。他不是照着史料给你堆砌,而是给你梳理脉络,讲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尤其是一些历史上的大人物,比如岳飞,比如秦桧,他给人的解读,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有很大的不一样。他会告诉你,很多事情,没那么简单,没那么脸谱化。他让你看到,历史人物也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的考量的。这本书,我反复看过好几遍,每次都有新收获。尤其是他对宋朝军事制度的分析,那叫一个透彻。

还有一本,是陈寅恪先生的《邓广铭宋史著作集跋》(这个名字可能有点绕,但它里面的内容,非常重要)。虽然不是直接讲宋史,但陈寅恪先生这位泰斗,对宋史的研究,那是有独到之处的。他的一些观点,可能不那么容易懂,需要你多琢磨琢磨,但一旦你懂了,就会觉得豁然开朗。他那种研究方法,那种严谨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教材。
如果想看一些相对轻松,但又不失深度的,我个人挺推崇施咙的《宋朝那些事儿》。我知道,很多人对“那些事儿”这类书名有点反感,觉得太通俗,不够“严肃”。但我觉得,好的通俗读物,比很多“严肃”读物更有价值。施咙的这本书,它把宋朝的历史,讲得有滋有味,像听故事一样。他会告诉你,宋朝的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有什么烦恼,有什么快乐。那些皇宫里的爱恨情仇,那些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在他笔下,都变得鲜活起来。读这本书,你会觉得,宋朝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跟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的,一群活生生的人。
再来说说一些专题性的研究。宋朝经济那叫一个发达,那是个商业繁荣的时代。想了解这方面的,可以看看王曾瑜先生的一些研究,他写了不少关于宋朝经济、社会方面的文章。还有,如果对宋朝的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感兴趣,那可真是有的看了。《宋词三百首》肯定是要读的,但光读词还不够,还得了解背后的故事,了解那些词人。可以看看一些关于宋词的赏析类的书籍,比如叶嘉莹先生的一些讲座和文章,她把词讲得那么美,那么有韵味,让你能感受到词人的情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雅。
哦,对了,还有《唐宋八大家散文》,这几位大家,可都是宋朝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文章,不仅文笔好,里面也蕴含着那个时代的思想,那个时代的政治风貌。读他们的文章,就像穿越回了那个年代,你能听到他们对时局的看法,对人生的思考。
有些人可能会问,那《宋史》本身呢?《宋史》是正史,是基础。一定要读,但不能光读《宋史》。《宋史》写得比较简略,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说是“黑”了某些皇帝。所以,读《宋史》的时候,一定要带着批判的眼光,把它当做一种原始材料,然后去对照其他的研究,去自己判断。
还有些比较新的研究,比如一些关于宋朝军事制度,或者边疆民族关系的著作,如果你对这些方面特别感兴趣,可以去找找看。现在的学者,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多元,考证也越来越细致。
总之,读宋史,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地剥下去,你会看到更真实,更复杂,也更有意思的宋朝。它不是简单的“积贫积弱”或者“文化繁荣”就能概括的。它有它的辉煌,也有它的无奈。它是个充满矛盾,又充满活力的时代。
我个人的经验是,先从一些好读的,有框架的书开始,比如邓广铭先生的《宋史十讲》,或者施咙的《宋朝那些事儿》,建立起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深入阅读专题性的研究,或者直接去看原始史料。
最重要的一点,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别轻易相信任何一家之言。历史,永远是活的,它在你手里,才会真正地焕发生机。我跟你说,读宋史,你会发现好多事情,跟我们现在,也没啥两样,人性的弱点,时代的洪流,古今皆然。这大概就是历史的魅力吧。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