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这四个字,在我脑海里刻下的,不是什么标准答案,而是我青春期的一场小小“战役”。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抵触的,觉得那些古文简直就是天书,跟现在的流行语完全不在一个次元。什么之乎者也,什么赋比兴,简直要命!
但后来,我慢慢发现,其实也没那么可怕,甚至还挺有意思的。这都得感谢我的大学语文老师,一个头发花白,却总爱穿帆布鞋的老头。他上课从来不照本宣科,总喜欢讲些书本之外的故事,比如某个诗人当年失恋的八卦,或者某篇文章背后隐藏的政治阴谋。

他推荐的必读书目,到现在我还记得几本。《红楼梦》,自然是跑不掉的。一开始我是拒绝的,觉得那都是些婆婆妈妈的家长里短,可后来,当我真正读进去的时候,才发现,那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写尽了人性的复杂和世事的无常。贾宝玉的叛逆,林黛玉的敏感,薛宝钗的圆滑,王熙凤的精明……每个人物都鲜活得像就在你我身边。尤其是黛玉,哎,她的葬花,简直就是我青春期忧郁情绪的最好写照!现在回想起来,那段读红楼的日子,简直就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
还有鲁迅先生的《呐喊》。以前读鲁迅,总觉得他太沉重,太阴暗,可真正理解了他的文字,才知道,他那是爱之深,责之切。他的笔,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剖开了社会的黑暗面,也刺痛了我们麻木的神经。特别是《阿Q正传》,阿Q的精神胜利法,简直就是我们国民性的一个缩影。读完之后,心里五味杂陈,既有愤怒,也有悲哀,还有一丝丝的希望。
当然,大学语文里,也有我不太喜欢的。比如一些过于晦涩难懂的古代典籍,读起来简直要人命。还有一些充满政治色彩的文章,读起来让人觉得很假,很空洞。不过,即使是这些我不喜欢的,也让我学到了一些东西。它们让我明白了,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即使是那些我们不认同的,也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大学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的机会,一次与大师交流的机会,一次认识自我的机会。它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它不仅仅是考试要背诵的知识点,更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说到必读书目,怎么能忘了诗词!唐诗宋词,简直就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李白的豪迈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洒脱飘逸,李清照的婉约细腻……每一首诗词,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我还记得,大学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经常在晚自习后,跑到学校的湖边,对着月亮,吟诵诗词。那时候,感觉自己简直就是古代的诗人,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怀。
当然,大学语文也不仅仅是读古书,还应该读一些现代文学。比如钱钟书的《围城》,简直就是一部现代版的《儒林外史》,讽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虚伪和无奈。还有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充满了自由主义的气息,挑战了传统的价值观。这些现代文学作品,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
其实,大学语文的必读书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我们需要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也需要读一些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我们需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也需要关注现实,思考未来。大学语文,应该是一门充满活力,充满生命力的课程,它应该引导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
大学毕业已经很多年了,但我仍然记得大学语文带给我的影响。它让我爱上了阅读,爱上了思考,也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大学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段难忘的青春记忆。
对了,我还要特别提一下《史记》。这本书,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剧!里面的人物,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充满了血性和个性。司马迁的笔,就像一台摄像机,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读《史记》,你会发现,历史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更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它会让你思考,让你感动,让你震撼。
大学语文,对我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份礼物。一份让我受益终生的礼物。即使现在,我仍然会时不时地翻开那些曾经读过的书,重温那些曾经感动过我的文字。它们像老朋友一样,陪伴着我,鼓励着我,也提醒着我,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不要放弃对真善美的追求。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