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啊,七岁必读的“经典”,它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板着脸告诉你大道理的。有时候,它就是一段纯粹的冒险,一个古怪的角色,或者仅仅是那种读完后留在心底,暖暖的、软软的,关于爱和友谊的感觉。
喏,在我心尖尖上,有那么几本,是逢人我就想推荐的。

《夏洛的网》菲茨杰拉德夫人写的这个故事,简直是温柔的暴击。想想啊,一只不起眼的猪,一个聪明又善良的蜘蛛,还有个小姑娘。生命、死亡、失去、友谊、承诺……这些大人有时候都绕不明白的道理,就在威尔伯和夏洛之间,用最朴素又最动人的方式展开了。我第一次读到夏洛织网写字救威尔伯的时候,眼眶直接就湿了。给孩子们读,他们也许不完全懂死亡的沉重,但夏洛那份为了朋友拼尽全力的忠诚和智慧,威尔伯从卑微到被爱,被拯救的那种成长,他们绝对能感受到。那种感觉,就像心底被轻轻拨动了一下,余音袅袅。这本书啊,是关于生命中最宝贵的那些东西,你再大也会时不时想起来。
然后是《小王子》。我知道,很多人觉得《小王子》给七岁是不是早了点?有点哲学意味?嘿,你小看了七岁的孩子!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那股子纯真,跟小王子像极了。玫瑰花的小脾气,狐狸的驯养,点灯人的执着,商人的荒谬……这些大人世界里的影子,通过小王子的眼睛看出来,带着一种特有的清澈和诗意。也许他们现在不懂“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但他们会记住小王子对玫瑰花的爱,记住狐狸说“你为你的玫瑰花耗费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这句话。它像一粒种子,种在孩子心里,等他们慢慢长大,慢慢去体会。而且,这本书的语言,美!读起来像唱歌一样。
还有,怎么能少了《彼得·潘》呢?那个永远不想长大的男孩,那个充满奇遇的永无岛!飞翔,海盗,美人鱼,仙子……这不就是七岁孩子脑子里装着的那个世界吗?读彼得·潘,就是打开通往想象力的大门。温迪他们跟着彼得飞向永无岛的那一刻,孩子的心肯定也跟着一起飞起来了。它讲的是勇气,是童年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也有一点点关于长大和告别的小小忧伤。但更多的是那种“我就要飞!”的兴奋劲儿。而且,里面的人物多有趣啊,虎克船长,小飞侠,叮当小仙子……光是想想这些名字,就觉得有故事要发生。
如果说要点儿幽默感和古灵精怪,那罗尔德·达尔的书简直是为七岁孩子量身定制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玛蒂尔达》,《好心眼儿巨人》……达尔笔下的世界,总带着点儿夸张、有点儿黑暗,但底色绝对是善良和对想象力的极致推崇。他会写恶得淋漓尽致的大人,也会写聪明得不像话的小孩。读达尔,孩子能笑得打跌,又能感受到那种反抗不公的力量,以及相信自己的重要。玛蒂尔达那种小小的身体里蕴含的巨大能量和对阅读的热爱,简直能感染每一个小读者。而且他的语言,哇,那些自创的词语,“咕嘟咕嘟冒泡泡”(Splendidly Whizzpopping)什么的,读起来真是太带劲了!
别忘了那些更“入门”一些,但同样是经典的。比如《帕丁顿熊的故事》。那只来自秘鲁,热爱橘子酱的三明治的小熊,他的善良、他的迷糊、他在人类世界的那些小麻烦和由此引发的善意互动,读起来心里暖烘烘的。帕丁顿熊身上那种礼貌又带点儿笨拙的可爱劲儿,让孩子很容易产生亲近感。这是关于接纳和融入的故事,特别适合给孩子读。
还有,那些经典童话集,像安徒生的,格林兄弟的(挑一些适合的),甚至我们自己国家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讲的时候可以稍微注意下版本哈)、哪吒闹海、女娲补天……这些故事里有最原始的善恶观念,有勇气与智慧的考验,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它们是人类文明的底色,孩子从小接触,就像是在精神世界里打下了根基。
当然,别忘了那些精美的绘本,即便七岁了,有些绘本的深度和艺术性依然值得反复品味。比如莫里斯·桑达克的《野兽国》,那种狂野的情绪宣泄,最后回到妈妈身边的温暖,简直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大卫·威斯的《疯狂星期二》,全程无字,全靠画面讲故事,太考验也太能激发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了!
选书这事儿,有时候挺“凭感觉”的。除了看榜单,更重要的是你了解你的孩子,知道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但上面说的这些,大部分就像精神世界的维生素,是普适性的,能滋养他们。它们不只是一段故事,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一种对美的感受,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所以,给七岁孩子选书,别怕他们读不懂。有时候,一个词,一个画面,一个场景,就能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让他们去读吧,去感受书页里传来的纸墨香气,去认识那些书中活生生的人物,去经历那些他们暂时还无法在现实中经历的精彩人生和奇妙冒险。这些书,会成为他们一生的朋友,也是他们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重要阶梯。它们是送给孩子最宝贵、最持久的礼物。别犹豫,开始吧!把这些经典摊开,让孩子去挑选,去触摸,去阅读,去感受。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