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区小学必读书目
A4纸,宋体字,冰冷地罗列着一个个书名,旁边还有推荐年级,像一份精准的营养配餐表,告诉你周一补铁,周三补钙。这就是所谓的“丹徒区小学必读书目”。坦白讲,这单子挺全面的,古今中外,从童话到科普,该有的似乎都有。可我总觉得,不对劲。阅读这事儿,能这么干吗?
你看,单子上赫然在列的《西游记》,多少孩子读的是那种注音彩图、内容删减到只剩“打妖怪”的“猴版”?我儿子书架上就有这么一本,翻了几页我就给藏起来了。为什么?因为那不是《西游记》,那只是一个肤浅的故事梗概。真正的《西游记》,魅力绝不仅在于降妖除魔的快感,而在于那字里行间浸透的、属于我们民族的想象力,那种天马行空的浪漫和对官僚体制入木三分的嘲讽。你要让孩子去感受唐僧的絮叨和软弱背后那份执拗的慈悲,去品味猪八戒的贪婪懒惰里那点可爱的市井气,甚至要去琢磨那些妖怪背后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这需要读原著,哪怕是青少年版的原著,而不是被稀释了无数倍的“果汁饮料”。我们得把那股子“原味儿”还给孩子。

还有《水浒传》。很多家长谈“水浒”色变,觉得打打杀杀,太暴力。可哪个男孩子的童年,没有一点对江湖好汉的英雄崇拜?堵不如疏。与其让他偷偷摸摸在网上看那些粗制滥造的视频,不如给他一本好版本的《水浒传》,然后跟他聊。聊什么?聊林冲的“忍”与“不忍”,聊武松的快意恩仇背后付出的代价,聊宋江这个“带头大哥”的复杂与矛盾。这才是阅读啊!不是为了让你去模仿“替天行道”,而是让你看懂人性的复杂光谱。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好人会做错事,坏人也有一闪而过的温情。这种对复杂性的理解,比多认识几个字,重要一百倍。
书单上的“西餐”部分,也很有意思。比如《夏洛的网》。这本书,我敢说,是小学阶段关于生命与死亡、承诺与友谊的最佳启蒙读物,没有之一。我记得陪儿子读到夏洛生命最后那一段时,他沉默了很久,然后小声问我:“妈妈,夏洛真的死了吗?它不会再回来了吗?”那一刻,我没有直接回答,我只是抱了抱他。我知道,这本书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他开始理解,生命有尽头,但爱和承诺可以延续。这种触动,是任何思想品德课本都给不了的。它温柔地在你心上划一道口子,然后用最温暖的方式把它缝合起来。
还有《小王子》。这本书简直是个“骗局”,它伪装成一本童话,实际上是写给每一个迷失在B-612号小行星之外的成年人看的。给孩子读,他或许只能看到狐狸、玫瑰和那趟奇特的星球旅行。但这没关系。让他先记住“真正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让他先对“驯养”这个词产生好奇。等他长到十几岁,二十几岁,当他被“数字”和“事务”围困时,童年读过的《小王子》会像一个遥远的灯塔,突然在他记忆里亮起来。那一刻,他会真正读懂它。这才是阅读的延迟满足,是埋下一颗时间胶囊,等待未来的自己去开启。
但是,我最想说的,是这张“必读书目”之外的东西。
这张单子,最大的风险在于,它会把阅读变成一种“打卡式任务”。今天读完这本,打个勾,明天看完那本,写一篇三百字的读后感。很多学校甚至要求拍照上传。天哪,这简直是在谋杀阅读的乐趣!阅读是什么?它应该是在一个下雨的午后,孩子蜷在沙发里,忘记了时间;它应该是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进行的一场秘密冒险;它应该是父子、母女之间,为一个情节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又相视一笑。
它应该是自由的、野蛮生长的。
所以,我给这张官方书单,私自加了一个“隐藏菜单”。
第一道菜,是“脚下的土地”。我们是丹徒人,生活在镇江这片土地上。那关于镇江的故事呢?关于丹徒的传说呢?《白蛇传》水漫金山,金山就在我们眼前;甘露寺刘备招亲,北固山依然矗立江边。我特地找了一些关于镇江历史的、民俗的,哪怕是碎片化的文章、小册子,读给孩子听。让他知道,他每天走过的路,看到的风景,背后都藏着厚重的历史和动人的故事。这种文化归属感,比背诵一万遍“热爱家乡”的口号都来得真切。
第二道菜,是“仰望的星空”。单子上的科普书很好,但还不够“野”。我推荐带孩子看一些纪录片,然后去找相应的书。比如看了《宇宙时空之旅》,就去找霍金的《时间简史》的果壳普及版,或者卡尔·萨根的《暗淡蓝点》。不是为了让他成为科学家,而是为了让他获得一种宇宙尺度的视角。当他为了一次考试没考好,或者和同学闹了别扭而痛苦时,他会想起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渺小。这种宏大的世界观,会赋予他一种了不起的“钝感力”,让他不至于在生活的琐碎里沉沦。
最后一道菜,是“无用之用”。我会鼓励他去读一些“没用”的书。比如,几本诗集。是的,小学生读诗集。不是为了让他学会押韵和对仗,而是为了让他保持对语言的敏感。当他看到晚霞,脑子里浮现的不仅仅是“好看”,而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他感到悲伤,他知道有一种情绪叫“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这种美感的浸润,是塑造一个有趣灵魂的关键。
说到底,丹徒区小学必读书目,它是一个起点,一个善意的指引,但绝不应该是一个框住孩子的“标准答案”。
真正的阅读,发生在书本之外。发生在你和孩子讨论情节的眉飞色舞里,发生在他读到动情处悄悄掉下的眼泪里,发生在他合上书本后,望着窗外,眼神里闪烁的那片思索的光芒里。
别让那张A4纸,绑架了你和孩子的阅读之旅。把它当成一张地图,但别忘了,地图上最美的风景,往往在那些没有被标注出来的、需要你自己去探索的小径上。而我们的责任,就是陪着他,一起去发现那些小径,然后欣喜地看着他,头也不回地,跑向属于他自己的那片广阔天地。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