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分?我笑着摸摸他的头,跟他说,傻小子,读书哪是为了什么一百分。当然,为了考试,不得不读,这是实话。但更重要的,是为了你自己,为了你的眼界,为了你能成为一个更……有趣的人。
那份书单,确实很长。但细细想来,当年我偷偷翻看,也觉得有些书,是真的值得孩子们花时间去读的。当然,有些嘛……就见仁见智了。

比如,那本《小王子》。
别翻白眼,我知道很多人觉得这书“鸡汤”、“矫情”,但说真的,哪个孩子不该读读《小王子》呢?它用最简单的语言,讲着最深刻的道理。告诉你,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告诉你,驯服,意味着建立联系,意味着责任。
想想现在,多少孩子被各种电子设备“驯服”了?他们和手机、游戏建立起了“联系”,却忘了身边的人,忘了真正的风景。或许,读读《小王子》,能让他们停下来,看看夕阳,看看花朵,听听内心的声音。
还有那本《草房子》。
曹文轩的书,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那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忧伤,一种关于童年、关于故乡的忧伤。书里的桑桑,他的童年,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丰富。掏鸟窝,看戏,偷偷喜欢一个女孩子……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甚至更老的一代人,童年里真实的回忆。
现在的孩子呢?他们的童年,被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填满。他们很少有机会去田野里奔跑,很少有机会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草房子》,就像一扇窗户,让他们看到另一种童年,另一种生活。让他们知道,童年,不只有学习,还有快乐,还有自由,还有爱。
当然,书单里也有一些“硬骨头”。比如一些经典名著的节选。
说实话,让小学生去读《红楼梦》、《水浒传》,确实有点为难他们。他们未必能读懂那些复杂的社会关系,未必能理解那些深刻的人性挣扎。
但我总觉得,这些书,哪怕只是读个开头,读个热闹,也是好的。至少,他们知道了这些书的存在,知道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等他们长大后,有了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再回过头来读这些书,或许会有更深的体会。
而且,书单里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科普读物。比如一些关于动物、关于植物、关于宇宙的书。
这些书,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能让他们对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我觉得,这比学多少公式、背多少定理,都要重要得多。
我记得当年,我侄子读了一本科普书,是关于昆虫的。他看完后,天天跑到小区花园里,趴在地上观察蚂蚁、观察蝴蝶。他还会跟我讲,蚂蚁是怎么分工合作的,蝴蝶是怎么破茧成蝶的。
那一刻,我觉得,他不再只是一个只会读书的孩子,他成了一个小小的好奇者,一个小小探索者。
这才是读书的意义啊!
读书,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一个更有趣的人,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
那份2020教育部中小学推荐书目,或许不是完美无缺,但它至少提供了一个方向,一个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的方向。而爱上阅读,就是爱上生活,爱上这个世界。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孩子们都喜欢看什么呢?短视频?漫画?好像让他们安静下来,读一本真正的书,真的很难。
哎,这又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了。但至少,我们应该努力,给他们提供更多好的选择,更多好的书。让他们在书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