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这玩意儿,不是任务,不是负担,更不是为了应付谁检查。它得像个宝藏,像个秘密入口,推开门,里面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初中这几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正是人开始有点自己的小想法、小脾气,对世界充满好奇又容易受打击的时候。读的书,真的,能给他们底气,给他们翅膀。
首先,想象力这东西,千万别被课本那点东西给磨平了。初中孩子,脑瓜子正是活跃的时候,你得给他够得着的、能往里钻的奇幻世界。哈利·波特系列,不用说了吧?那简直是标配。从第一本《魔法石》开始,那种代入感,那种神秘感,太抓人了。它不光是魔法,是关于友谊、勇气、选择,关于对抗恐惧和不公。当然,别忘了那些经典的: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威尔斯的《时间机器》。这些书,老是老了点,但里面的科学幻想、探险精神,现在看一点也不过时,甚至会让人惊叹那个时代的人怎么能想得那么远!还有像《纳尼亚传奇》系列,纯粹的善恶对抗,充满了象征意味,也特别适合这个年龄段去感受。这些书,是给心插上翅膀,让思绪飞到无穷远的地方,去相信那些“不可能”。

然后是同理心。初中嘛,人际关系开始变得复杂,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也会经历自己的小情绪、小烦恼。读一些能让你看到别人内心、理解不同命运的书,特别重要。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哦,这本书,读到最后真的会心痛,会流泪。它讲阿富汗,讲友谊,讲背叛与救赎。故事是远方的,但情感是普世的,读完你会被那种深刻的人性触动。还有《杀死一只知更鸟》,透过小女孩斯考特的眼睛看世界,看种族歧视,看社会的偏见与善良,梅科姆镇的故事,会让人对正义、对勇气有更具体的感受。国内的,曹文轩的一些小说,《草房子》什么的,写农村孩子的成长,写那种淡淡的忧伤和坚韧,挺干净的。杨绛先生的散文随笔,《我们仨》也好,《干校六记》也好,虽然写的是大人的事,但那种从容、那种智慧、那种对家人的爱,特别有感染力,能让孩子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这些书,是让他们学着去“看见”别人,去理解,去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和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
再来,要给点能拓展视野、建立世界观的东西。别总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历史、科学、人文,这些领域并非只有教科书里枯燥的条条框框。有没有那种读起来像故事一样,但讲的是真事儿的书?有!比如说,房龙的《人类的故事》、《宽容》,虽然有些观点现在看来需要商榷,但他讲历史、讲思想的方式,非常生动,像一个有趣的爷爷在给你讲故事,而不是一个教书先生在念稿子。或者,像比尔·布莱森的《万物简史》(有青少年版),用一种特别幽默、特别日常的语言,把宇宙、生命、人类的起源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会感叹,“哇,原来我们是这么来的!”这种书,是把世界的宏大图景在你眼前徐徐展开,让你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从哪里来。它培养的是一种宏观的视野,一种对知识的好奇心,而不是死记硬背。
还有点思辨的东西,得慢慢加。初中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判断力了,但很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读点能引发思考的书,哪怕他们当时不完全懂,那个种子也得种下去。小王子,别看是童话,里面的哲学味儿可浓了,“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多棒的一句话!它可以让孩子停下来,想想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只是过眼云烟。还有些简单的哲学启蒙读物,不一定是系统的哲学史,而是一些讨论具体问题的小书,比如关于公平、关于真理、关于自由,用故事或者简单的例子来讲。这部分的书,是帮他们的大脑做“思想体操”,学着不光接受信息,还要质疑、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
当然,别忘了文学性本身的美。读点语言优美、情感细腻的书,不为别的,就为了感受汉字的魅力,感受文字能构建出来的独特意境。也许是诗歌,舒婷的也好,顾城的也好,朦胧诗时期的一些作品,虽然不一定全懂,但那种跳跃的意象,那种扑面而来的情感,会直接击中心灵。也许是散文,冰心的《寄小读者》啦,虽然老了点,但那种温情脉脉的笔触,很舒服。或者朱自清的一些写景散文,《荷塘月色》什么的,读着读着,仿佛就能闻到月下荷塘的清香。这些书,是滋养灵魂的,让孩子的心变得更柔软,更敏感于生活中的美好和诗意。
所以你看,这个书单,它不是非得是哪几本书,而更像是几种营养的搭配。想象力的维生素,同理心的钙片,视野的蛋白粉,思辨的益生菌,再加上文学性的糖果。哪个孩子缺哪样,或者对哪种口味特别喜欢,就往哪个方向偏一点。
我得强调一点,这些书,最好是那种捧在手里有分量的纸质书。能闻到油墨香,能在上面做笔记,能随时翻到喜欢的某一页。看屏幕时间已经够多了,让眼睛休息休息,让大脑在书页的世界里漫游。
推荐书目这事儿,就像是递过去一把钥匙,至于孩子想打开哪扇门,门后面有什么风景,那是他们自己的旅程。我们能做的,就是多递几把不同形状的钥匙,告诉他们,外面世界很大,书里世界也很大,去看看吧,去闯闯吧。别怕读不懂,别怕没兴趣,总有一本书,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点亮他们眼里的光。也许是《小王子》里的狐狸,也许是《哈利波特》里的邓布利多,也许是《追风筝的人》里的某句对白,会在他们心里扎根,然后在未来的某一天,悄悄地开出一朵花来。想想都觉得,哎呀,真好。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