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那些渲染过度暴力的,什么《XXX绝地求生宝典》,《如何在MC里生存一百天》。我承认,游戏本身可能没什么大不了,但文字的渲染力太强了,尤其是那种巨细靡遗地描写杀戮场景的,什么“鲜血飞溅”、“肢体横飞”。这帮孩子,想象力丰富得要命,看了之后晚上做噩梦都是轻的,严重的,你都不知道会在心里埋下什么种子。我小时候就因为偷偷看了《水浒传》里李逵杀人那段,好几天不敢一个人睡觉。
还有那些披着科幻外衣,实则宣扬黑暗价值观的。什么“弱肉强食”、“适者生存”,通篇都是尔虞我诈,背叛利用。这类书,情节跌宕起伏是真,吸引孩子眼球也是真,但传递的价值观太扭曲了。现在的小孩,生活环境已经够复杂了,再接受这些负能量,真的很容易早熟,变得不相信任何人。我见过一些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算计,说话做事都带着很强的目的性,这难道是阅读的功劳?我觉得是毒害。

再来说说那些打着“性启蒙”旗号,实则内容低俗的书籍。市面上有些所谓的“青春文学”,充斥着各种暧昧的描写,什么“湿热的呼吸”、“滚烫的肌肤”,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性教育很重要,但不是这么教的!这些书,非但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反而会激发他们不该有的好奇心,甚至误导他们对性的认知。我觉得,性教育应该是科学的、健康的、循序渐进的,而不是用这种擦边球的方式来博眼球。
还有一类,就是过度成人化的情感小说。什么霸道总裁爱上我,什么虐恋情深,简直是狗血淋头。小学生的世界,应该是单纯的、美好的,让他们过早地接触这些复杂的情感纠葛,真的好吗?他们的人生阅历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理解这些情感,只会让他们觉得爱情就是痛苦、就是折磨,从而对爱情产生错误的认知。我就见过一个小女孩,看了太多这类小说,天天幻想自己是玛丽苏女主,觉得自己身边的人都是配角,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正常吗?
有些历史演义类也得注意。很多作者为了吸引眼球,会随意篡改历史,甚至捏造一些情节,把历史人物脸谱化,妖魔化。小学生历史知识本来就薄弱,很容易被这些误导,形成错误的认知。比如,把曹操写成彻头彻尾的奸臣,把诸葛亮写成神机妙算的神仙。这难道是尊重历史?这是在消费历史!我觉得,历史题材的书,应该严谨、客观,尽量还原历史的真相,而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而胡编乱造。
再说说那些充斥着迷信和鬼怪的书籍。我小时候也喜欢看《聊斋志异》,但那是因为我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知道哪些是虚构的,哪些是现实的。但小学生不一样,他们很容易把书里的内容当真,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我就见过一个孩子,看了太多鬼故事,晚上不敢一个人上厕所,天天疑神疑鬼,这难道是阅读的乐趣?这是在吓唬孩子!
还有一些语言粗俗,充满网络用语的书籍。现在的网络用语更新换代太快了,很多孩子为了赶时髦,张口闭口就是“yyds”、“emo”、“绝绝子”。这些网络用语,虽然有趣,但也缺乏文化底蕴,长期使用,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有些网络用语本身就带有攻击性,不适合小学生使用。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每个人对书籍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都不一样。我只是希望,家长在给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能够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甄别,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接触到那些不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内容。毕竟,童年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充满阳光的童年。至于那些所谓的“经典”,也未必都适合孩子。比如,有些名著,里面充斥着暴力、色情、歧视等内容,真的适合孩子阅读吗?我觉得,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水平,以及家庭的价值观,来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
最后,我想说,阅读是一种美好的体验,但阅读也需要引导。我们应该引导孩子阅读那些能够启迪他们智慧、陶冶他们情操、提升他们素养的书籍,而不是让他们沉迷于那些低俗、暴力、充满负能量的书籍。这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书的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成长。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