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纪啊,想象力那片海还没完全退潮,但岸边已经开始长出一些硬邦邦的礁石了。他们开始思考了,虽然可能乱七八糟的,没个逻辑,但好奇心就像刚冒头的野草,疯长。推荐的书,得能接住这份好奇,还得给那份思考一个引子,一个方向,哪怕只是一个温暖的角落。
得有故事,这个是肯定的。干巴巴的道理,听不进去的。故事得像钩子,得能把他们的小心肝儿给勾住。《哈利·波特》系列,老掉牙的推荐了?可它为啥经典?它构建了一个世界,一个平行于我们这个无聊世界的魔法世界。孩子们在里面找到的不仅是魔法,是友谊,是勇气,是对抗黑暗的决心。他们跟着哈利一起成长,一起面对恐惧,一起失去,一起获得。这不止是阅读,这是在另一个纬度体验生活。你看,这不仅仅是魔法故事,它讲的是一个少年如何找到自己,如何去爱,如何去承担。

但光有魔法也不行,得有“真”的世界。像《追风筝的人》,十二岁看是不是早了点? maybe. 但我觉得可以尝试。那里面有残酷,有人性的复杂,有无法弥补的遗憾,也有跨越一切的救赎和勇气。它像一记闷棍,告诉你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十二岁的孩子,已经开始看到世界的裂缝了,这本书能让他们知道,裂缝里也能透进光,人是可以犯错,但也可以努力去弥补。它会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关于宽恕,关于责任。别怕那些沉重,成长本来就有沉重的一面,阅读是安全的途径去触摸它。
还有,别忘了探索和冒险。十二岁,正是荷尔蒙开始捣乱,想挣脱一切束缚的时候。读读凡尔纳啊!《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天马行空的设想,对未知世界的无畏探索。那种对科学的幻想,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类智慧的赞歌,太适合这个年纪了。它告诉孩子,世界很大,远比你现在看到的一方天空要广阔得多,有无数等着你去发现的秘密和可能。
当然,也得有点儿“软”的东西。比如讲感情的,但不是那种傻乎乎的言情。《小王子》?听起来幼稚?再读读看,它讲的是爱与责任,是孤独与羁绊,是对生命本真的追问。十二岁读,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奇怪的小人跑来跑去,但那些金句、那些意象,会像小小的石子一样,沉在心里,也许很多年后,某个瞬间,突然就被唤醒,然后醍醐灌顶。它太温柔,太有诗意了,能滋养孩子们开始变得有点儿硬邦邦的心。
别光盯着外国的,咱们自己的故事也多着呢。《城南旧事》——那种淡淡的乡愁,那种童年的滤镜看世事变迁的视角,太独特了。林海音的文字是温润的,像小溪一样缓缓流淌,流过离别,流过悲伤,流过美好的片段。它让孩子看到,成长就是不断地遇见和告别,看到历史的痕迹如何在个人生命中烙印。它也能让他们对故土、对过去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连结。
再来点儿接地气的?像曹文轩的《草房子》系列,或者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曹文轩的文字有种独特的美感和力量,写乡村,写孩子,写生命的韧性与尊严。沈石溪则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动物的世界,里面的生存法则,情感纠葛,惊心动魄的搏杀,比很多人类的故事都来得震撼和真实。让孩子看看,除了人类社会,自然界也是如此波澜壮阔,如此复杂迷人。这能打开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明白,世界不仅仅属于人类,万物皆有灵性。
别光推荐小说啊!科普类的书也得有,得是那种讲得有趣,能勾起孩子好奇心的。《写给孩子的世界史》?或者一些讲宇宙、讲物理、讲生物的入门书,得是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不枯燥的。十二岁,对世界的构成开始感到迷惑,这些书能给他们一个基本的框架,让他们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怎么回事。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满足那份最原始的求知欲。
还有传记,特别是一些少年英雄或者在某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的传记。不用非得是高大上的伟人,也可以是坚持梦想的普通人。看看别人是怎么走过困境的,是怎么找到自己方向的。这能给他们勇气,给他们榜样,让他们知道,成功不是偶然的,人生有无数条路可以走。
推荐书目这事儿,说到底,哪有什么标准答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宇宙。这些书,或者说这类书,不过是钥匙,是地图,是打开新世界的一扇扇窗户。给他们选择的可能,引导他们去探索。别强求,别功利。阅读这事儿,最终还得是他们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
想想我自己十二岁的时候在读什么?《十万个为什么》,各种武侠小说,还有一些现在看来挺幼稚的故事书。但那都没关系,那些文字都在悄悄地塑造我,丰富我内心的世界。所以,给十二岁的孩子推荐书,重要的是那份心意,那份想让他们看见更广阔世界的心意。不是清单,是邀请。邀请他们踏上一段旅程,一段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充满无限可能的阅读旅程**。就这样吧,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希望能给点启发。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