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樊登读书书目

那个年头,我记得特别清楚,从二月开始,好像整个书单的节奏都跟外面的世界呼应起来了。不再是那种按部就班的商业管理、情商训练,虽然这些还在,但多了些更深沉、更关乎“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

先说那些让人稍微能找到点秩序感的。比如讲《贫穷的本质》那期,听的时候真是五味杂陈。不是说我们多贫穷,而是它剖析的那种“为什么穷人总是被困住”的机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多是思维方式、是眼界、是环境**《贫穷的本质》揭示的逻辑,太真实了。它让你看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不努力”,背后是一连串你根本无法想象的约束和无奈。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人在你眼前撕开了一层薄膜,看到底下复杂得吓人的结构。特别是在那个所有人都感觉被“困”住的2020,理解这种“困境”的结构,哪怕不能立刻改变什么,心里也多了一丝清明,少了一些简单的归咎。

2020樊登读书书目

还有些书,简直就是心理按摩师。那时候焦虑得不行,未来的方向在哪儿?工作怎么办?家人朋友安全吗?每天刷新闻都心惊胆战。记得有一期讲的是关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本给小朋友看,大人听了也扎心的书。它用童话的方式讲心理咨询,讲怎么面对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不完美。我当时一边听一边走路(难得能出门透口气),感觉眼泪快要掉下来。它没有大道理,就是那样娓娓道来,告诉你,你那些难过、害怕、愤怒的情绪,都是正常的,是可以被看见、被理解的。尤其在那个情绪极度压抑的环境里,这本书就像一股暖流,轻轻地托住了我,让我觉得,“哦,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承受这些”。

当然,也有让人觉得有点儿烧脑,但听完能撑大脑容量的。比如讲历史哲学、讲人类命运的。我脑子里瞬间跳出来的是那本《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弗朗西斯·福山的。我的天,这本书听完真是久久不能平静。它讨论的是人类历史是不是有个终点,是不是自由民主就是最终形态。在2020那个全球秩序好像有点儿被打乱的背景下听这个,感觉特别强烈。你会去想,我们现在经历的,是历史的拐点吗?还是说,历史前进的逻辑其实依然在那里,只是我们身处其中,看不真切?这种宏大的视角,一下子把你的思绪从眼前的鸡毛蒜皮拉开,让你站在更高的地方看人类走过的路。虽然很多观点我可能消化不了,甚至不认同,但这不妨碍它给我带来的那种智力上的冲击和启发。《历史的终结》,它让我意识到,身处历史之中,我们往往是盲人摸象,而读书,尤其是这种梳理宏大叙事的书,就像是摸到了象腿,至少知道“象”是个庞然大物,不是一只猫。

还有些书,特别落地,讲怎么跟人相处,怎么跟自己相处。比如关于沟通类的,《非暴力沟通》是我在2020年反复听的。当时跟家里人待在一起时间特别长,摩擦也多。有时候就因为一点小事儿,话说得难听,自己心里也难受。听了《非暴力沟通》,才开始学着去区分“观察”和“评论”,“感受”和“想法”,“需要”和“策略”。天哪,这简单的几个区分,练起来可太难了!但只要你开始有意识地去用,哪怕只是一点点,你都会发现,沟通真的能变得不一样。那些以前听起来是指责的话,你开始能听到对方背后没被满足的需求。那些以前觉得是理所当然的抱怨,你开始能找到更温和、更有效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本书不是那种听一遍就懂的鸡汤,它是需要你去《非暴力沟通》实践,去感受,去犯错,再去尝试的。在那个跟亲近的人空间距离无限拉近、心理距离却可能因为隔阂而拉远的年份,这本书简直是“刚需”。

商业类的书肯定也没少。2020年,太多企业猝死或者艰难求生,讲组织、讲创新、讲领导力的书,听起来特别有代入感。虽然我不是什么企业高管,但很多原理是相通的。比如讲组织如何应对不确定性的,讲个人如何在剧烈变化中保持韧性的。这些书里的一些观点,不仅仅适用于公司运营,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经营”自己的生活。《韧性》这个词,我记得在那一年听得特别多,也思考得特别多。如何像一根有弹性的芦苇,而不是一块易碎的玻璃,在风暴中弯曲,但不断裂。

当然,不是每一本都爱听,也不是每一本都能记住。有时候听着听着就走神了,有时候觉得讲得太快没跟上,有时候觉得内容离自己太远。但即便如此,樊登读书的这个书单,像一个持续的频道,在那个充满噪音和不安的2020年,给我的大脑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有价值的信息流。它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更多时候,它提供的是一个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型》,是一个看世界的新角度,是一种应对挑战的《方法论》

它强迫你去接触那些你平时可能根本不会翻开的书,那些你可能会觉得“高大上”或者“枯燥”的领域。正是这种“被动”的涉猎,反而带来了惊喜。有时候一本关于脑科学的书,突然就能解释你为什么会拖延;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突然让你理解了当下某个社会现象的根源。这种知识的《跨界融合》,我觉得是樊登读书一个很大的价值点,尤其是在那个需要我们快速适应、不断学习的2020年。

现在回过头看2020年的樊登读书书目,它在我记忆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书单了。它跟那个年份特有的气味、情绪、经历紧密地绑定在一起。它是我在被迫按下暂停键的生活里,找到的一个持续前进的动力;是我在信息爆炸、真假难辨的环境中,寻找的一方相对干净的认知园地;是我在面对不确定、感到无力时,抓住的一根叫做“学习和理解”的稻草。

那些书名,《刻意练习》《非暴力沟通》《贫穷的本质》《蛤蟆先生》……它们不仅仅是书名,它们是2020年我的一部分精神印记。它们提醒我,哪怕外部世界再混乱,向内看,向书本看,向知识看,总还能找到一点点清明和力量。那一年,因为这些书,因为这个书单,我感觉自己没有完全被焦虑和恐慌吞没,而是多了一点点《内在的平静》和应对未知的《勇气》。这就是它们最大的意义,远超书本本身的内容。它是一种陪伴,一种引导,一种在特殊时期里,仍然相信《阅读的力量》的信念。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592.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推荐德育书籍有哪些

    真的。就像学校公告栏里那种加粗宋体的标题,透着一股“你要听话”的冰冷说教味儿。好像读完,你就得立刻变成一个道德完人,走路都得踩在白线上。可我们都知道,人心不是这么长的,品德更不是这…

    2025年9月15日
    01
  • 二年级语文必读课外书籍

    别小瞧这些书,它们可不仅仅是消磨时间的工具。它们是通往无限世界的门票。你想啊,一个孩子,在书里能遇见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人物,经历跌宕起伏的冒险,去到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去的地方。这…

    2025年5月21日
    00
  • 大学生必读红色书籍

    我爷爷是老党员,小时候他总给我讲那些打仗的故事,讲他怎么跟着队伍南征北战,枪林弹雨里爬出来。那时候觉得特别英雄,可后来长大了,上了大学,接触的信息多了,反而觉得那些故事离自己很远,…

    2025年7月4日
    00
  • 大学有机化学书推荐

    首先要明确的是,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不同,适合的教材也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入门级、进阶级和专业级三个层次。 入门级:注重基础概念和常见反应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建立对有机化学的基…

    2025年2月2日
    012
  • 初二必读书籍有哪些

    一、名著经典,提升文学底蕴 这个阶段,阅读经典名著是提升文学素养的关键。建议大家从一些篇幅适中、情节引人入胜的作品入手,例如:《西游记》的奇幻冒险、《朝花夕拾》的童年回忆、《骆驼祥…

    2025年3月7日
    00
  • 初中必读书目吗

    这四个字,听着就自带一种莫名的压力,或者说,一股子“必须完成、逃不掉”的任务气息扑面而来。就像小时候被要求练琴,被要求写作业,明明知道也许有好处,可心里总有点犯嘀咕:真有那么“必”…

    2025年5月3日
    00
  • 韩国有哪些书籍推荐

    对我来说,真正让我一次次重新认识那个半岛的,是他们的文字,是那些藏在书页间的灵魂。韩国文学,真的,有一种特别拧巴又迷人的气质。它不像日本文学那样,带着一种物哀的、极致的美学;也不完…

    2025年10月6日
    00
  • 高中必读书目推荐

    一、提升语文素养,感受文学魅力 《红楼梦》:曹雪芹的巅峰之作,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繁华与衰败,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精妙绝伦。阅读《红楼梦》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能提升对社会和人…

    2025年2月15日
    01
  • 初中化学资料书排行榜

    首先要推荐的是《教材完全解读》。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的化学启蒙书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紧贴教材,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读,特别适合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深入…

    2025年3月4日
    00
  • 书籍推荐从哪些开始?

    每次看到这个问题,我头都大。真的。就好像在问,“人生应该从哪一步开始走?” 这问题太大,太空,太虚无,以至于任何答案都像是在敷衍。 市面上那些“人生必读100本”、“成功人士书单”…

    2025年10月25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