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句实在的,让初中生“必读”个什么东西,这词本身就带着点儿劲儿,好像是板着脸的任务。可想想看,那几年光景,一个人像颗刚冒尖儿的小树苗,摇摇晃晃,啥都好奇,啥又不确定,心里乱糟糟的,外面世界更是眼花缭乱。这时候,有那么几本书,真的能像一道光,或者干脆就是一根结实的拐杖,让你站得稳一点,看得远一点。所以,与其说是“必读”,不如说是那些,读了可能会让你整个人都不一样的书。
先甩一本我心里的定海神针吧,《西游记》。别跟我说什么白话文不好懂,或者只是个神怪故事。那里面,藏着太多东西了。孙悟空的叛逆、仗义、偶尔的混不吝,猪八戒的俗气、可爱、关键时刻也不掉链子,沙僧的憨厚、沉默、默默付出,唐僧的唠叨、固执、但那股子向前的信念……他们像不像你身边的各种人?或者说,像不像我们自己心里的不同部分?取经那条路,九九八十一难,哪一难没有现实世界的影子?那些妖怪,不就是我们心里的贪嗔痴,或者现实里的各种诱惑、磨难?它告诉你,再难的事儿,咬着牙,一伙人,互相拉扯着,也能往前挪。而且,里面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多过瘾!那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浪漫和幽默。读《西游记》,不光是看故事,是感受那种生命力的野蛮生长,那种即使跌倒无数次,还是嘿嘿一笑爬起来继续闯的劲儿。

然后,怎么绕得开鲁迅先生?我知道,好多人一听鲁迅就头大,觉得苦大仇深。可初中时候读他的《朝花夕拾》,感觉完全不一样。那些童年的片段,百草园、三味书屋,闰土,阿长……带着点儿旧时光的泛黄味道,淡淡的哀愁,却又那么真切。不是教条,不是说理,就是一个成年人在回忆,在跟你分享他心里最柔软也最锋利的部分。他写人写事,三言两语,那个人、那件事儿就立在那儿了。读鲁迅,是让你开始学会用一种更清醒、更穿透的眼神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人和事儿,不光看表面,还要挖一挖藏在下面的东西。这种看问题的角度,太重要了,尤其在信息爆炸、真假难辨的当下。他的文字,像手术刀,精准;又像老照片,有温度。
往外瞧瞧,世界多大呀。《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这本书,简直就是给那颗不安分、好奇心爆棚的年纪量身定做的。鹦鹉螺号,尼摩船长,深邃的海底世界,光怪陆离的生物,惊险的冒险……读的时候,感觉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跟着他们潜入了另一个宇宙。凡尔纳厉害在哪里?他不光会讲故事,他还把科学、探险、人文关怀揉在一起。读完你会觉得,哇,世界还有这么多未知!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可以带我们去到任何地方。它点燃的是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对科学探索的兴趣,那种纯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太宝贵了。
还有一本,有点儿厚重,但绝对值得啃——《简·爱》。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别以为这是小姑娘看的“情情爱爱”。简·爱这个女人,太有骨气了!她不漂亮,没背景,生活一开场就是一把烂牌,寄人篱下,在洛伍德学校挨饿受冻。可她心里有火,有原则,有尊严。面对罗切斯特先生,她爱他,但也清楚地知道,什么东西是不能牺牲的——是独立的人格,是精神上的平等。她那句“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有灵魂,我也有心!”简直掷地有声。读简·爱,是学着认识自我价值,学着独立思考,学着在任何境遇下都保持内心的尊严。它让你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外在条件,在于她内心的强大和丰富。
再来点儿不一样的,《小王子》。这本书,很多人小时候读过,觉得是个童话。可到了初中再读,甚至再长大点读,每次都会有新的感悟。它太干净,太哲学了。小王子对玫瑰的爱,对狐狸的驯养,对世界各地形形色色大人的观察……字里行间,是对成人世界里那些“重要的事情”提出的温柔而尖锐的质疑。我们是不是为了“驯养”和“被驯养”才彼此重要?我们是不是常常忘记了,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这本书就像一面小小的镜子,照出你心里还没被世俗完全覆盖的那部分纯真和敏感。它提醒你,别忘了用“心”去看世界。
当然,还有太多太多可以读的。比如余华的《活着》,那是一种直面苦难的巨大力量,读完心里堵得慌,但那种对“活着”本身的敬畏,会深深扎根。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关于友情、背叛、救赎,情感细腻又宏大,读得人荡气回肠。还有那些激发想象力的奇幻系列,《哈利·波特》就不用说了,搭建了一个多么迷人的魔法世界,友情、勇气、正义,都在里面闪闪发光。或者看看科普类的书,像《时间简史》那种(或许有点难,但看看那些概念,宇宙的浩瀚,瞬间觉得自己渺小又充满可能),或者一些关于生物、关于环境、关于人工智能的普及读物,它们能打开一扇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让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酷,有多少奥秘等着你去了解。
列举书单,就像推荐食物,众口难调。关键不在于你非得把哪本书嚼烂了,而在于你有没有开始“尝”这个过程。初中是个快速生长的时期,身体在变,思想也在变,对世界的看法也在剧烈地重塑。书,就是那些帮你重塑的工具,它们提供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生样本。读得多了,你才不会轻易被单一的声音裹挟,才会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底色。
别怕“读不懂”。有些书,就是需要你在不同的年纪去遇见,去碰撞。这次没懂的,也许下次就豁然开朗了。也别有压力,觉得“必读”就得正襟危坐。找个舒服的姿势,可以是窝在沙发里,可以是地铁上晃荡着,翻开一页,让故事、让文字、让思想,流淌进来。也许某句话、某个情节、某个观点,就在不经意间,在你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等着未来某个时候,悄悄地生根发芽。
所以,初中到底必读哪些书?或许最“必读”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书名,而是开始阅读这件事本身,是找到那些能触动你、能让你思考、能陪伴你度过那段青涩而重要的岁月的书。那些书,散落在图书馆的书架上,书店的一角,或者同学的背包里,等着你去发现。去读吧,别犹豫。那段旅程,超值。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