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必读书目语文

就拿《水浒传》说吧。学校肯定不是让你读全本,谁有那功夫?一般就是选段,武松打虎啊,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啊,林冲风雪山神庙啊什么的。当年读武松打虎那段,真是看得来劲!眼睛都不带眨的。那血啊,肉啊,一股子江湖的味儿,隔着纸都能闻着。那会儿就觉得,哇,这武松,真爷们儿!痛快!哪管他什么“官逼民反”,什么“农民起义局限性”,不懂,也不想懂。就觉得这厮能耐,能打!

鲁智深那段也特有画面感。你说一个和尚,能把那么大的树连根拔起来?当年看就觉得扯,但也觉得牛。不像现在,会想,这写得也太夸张了吧?那时候就信,就觉得这和尚够朋友,够义气。为兄弟两肋插刀这种事,在那个年纪是特别吃得开的价值观。虽然有点粗野,有点野蛮,但透着一股子真诚,一股子痛快淋漓,是课本里其他文章给不了的。课本里大多是些含蓄的、优美的、或者说教的东西,《水浒》就像一股子带着土腥气的风,呼啦一下吹进来。

初三上册必读书目语文

当然,读这些选段,最大的挑战是人名太多,关系复杂。梁山一百单八将,当年就觉得头晕。谁是谁啊?怎么又冒出来一个?老师讲的时候,还得记,还得背,为了考试,那真是各种死记硬背。但话说回来,哪怕是囫囵吞枣,武松、鲁智深、林冲这几个名字,这几个形象,算是彻底刻在脑子里了。他们身上那股子不服、那股子血性、那股子被逼上绝路的愤怒,哪怕是少年时期懵懵懂懂的,也能感受到一丝半缕。

然后呢,肯定少不了鲁迅先生。哎呀,说到鲁迅,当年那真是又敬又怕。敬的是课本上都说他伟大,怕的是他的文章读起来可费劲了。不光是字儿,那种调调,沉闷得像要滴出水来。那《孔乙己》… “多乎哉,不多也”——当年背这个,脑袋都大了。就觉得这个人怎么那么怪?站着喝酒,衣服又脏又破,还拽文言文。理解不了他为什么那样活着,为什么不换个活法。只觉得他可笑,可怜。后来才知道,哦,他不是怪,他是被那个时代给压弯了腰,是那个社会病态的缩影。鲁迅的可怕,在于他写的东西总能穿透表象,直抵人性的幽微和社会的病根。读他的文章,像是被他用手术刀解剖,有点疼,有点不敢看,但又没办法移开眼睛。

那时的我们,大概很少能真正理解鲁迅的深刻和愤怒。更多的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这些八股式的分析,某种程度上是把活生生的文学作品给肢解了,变成了一个个考点。挺可惜的。可即便这样,鲁迅的某些句子,某些画面,比如《故乡》里那句“然而我又不知道说什么好”,那种欲言又止的苍凉;比如闰土站在眼前时,那层“厚障壁”——这些东西,像钉子一样,钉在了记忆深处。很多年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境,那些句子会突然跳出来,你才恍然大悟,哦,原来鲁迅写的是这个。这种后知后觉的震撼,是当年死记硬背永远体会不到的。

除了这些硬骨头,初三上册的必读书目里,可能还会搭配一些其他类型的文章或书。也许是现代作家的短篇,比如老舍的,比如巴金的,稍微温情一点,或者更写实一点;也许是外国文学的选段,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啊,或者像《简·爱》什么的,让你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不一样的人的生活和挣扎。这些书,就像拼图的碎片,当年看起来杂乱无章,不知道凑起来是什么样子。

读这些书的时候,别指望一下子就醍醐灌顶,变成文学大师。不可能。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伴随着迷茫、甚至厌烦。特别是当它们被赋予了“必读”和“考试”的双重光环后,阅读本身的乐趣往往会被压抑。但我想说的是,别小瞧这些书。它们不像网上的段子或者快餐小说,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它们沉淀着历史、文化、人性和思想的重量。

也许你读《水浒》,记住的只是武松的拳头;也许你读鲁迅,只觉得文字拗口、人物阴暗;也许你读别的书,看完就忘了情节。都没关系。就像你走过一片森林,你不可能记住每一棵树的形状、每一片叶子的纹理。但森林的气息,森林的阴影,森林里偶尔透下来的阳光,那种整体的感觉,会留在你心里。这些初三上册的必读书目,它们就是你心里森林的最初几棵树,最初几束光。它们在那里站着,等你长大,等你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也许你再回头看,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东西。

那段时间,脑子里真是五花八门。一边是课本里那些“高大上”的分析,一边是自己读时的懵懂和碎片的感受。这种碰撞,这种不理解,本身就是一种阅读的过程。文学不是标准答案,它更像是一个向你提问的朋友,一个让你去感受、去思考、去和自己内心对话的催化剂。

所以,初三上册的必读书目?别把它当任务,当成一次,嗯,一次有点疼但也许挺有意思的探险吧。那些书,读的时候也许一头雾水,也许心不甘情不愿,但它们已经在你生命里留下了印记。就像你当年走过的那些路,听过的那些歌,遇到过的那些人,它们组成了你的过去,也悄悄地影响着你的未来。别急着“懂”,先去“感受”吧。感受那些文字的力量,那些人物的悲喜,那些故事里的风风雨雨。能感受到多少,就算多少,剩下的,留给时间。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123.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管理类必读书籍

    先说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这老头儿,写的东西字字珠玑,但一开始啃起来真费劲。别被书名唬住,它讲的不是如何成为“成功人士”,而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和资源,把事情做好。最打动我…

    2025年5月30日
    00
  • 风水自学哪些书籍推荐

    首先,你得明白,风水这玩意儿,不是摆个貔貅、挂个葫芦就能万事大吉的玄学小把戏。它是一门深奥的环境科学,更是东方智慧在空间布局上的一种体现,根子里透着《易经》的道理,讲究的是天人合一…

    2025年10月11日
    00
  • 初中文言文推荐书目

    首先要推荐的,当然是教材配套的课外读本。这些读本通常与教材同步,内容难度适中,解释详尽,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像《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丛书》、《初中语文阅读训练》等,都涵盖了大量的经典文…

    2025年1月23日
    02
  • 大学必读书单

    步入大学,就好像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知识,都在等待着你去探索。而书籍,无疑是陪伴你度过这段美好时光的最佳伴侣。一份精心挑选的书单,不仅能丰富你的知识…

    2025年4月21日
    03
  • 书籍推荐手套有哪些

    我这些年,读过不少书,也给不少人推荐过书,反过来,也被各种各样的“推荐”砸中过。那些真正打动我的,或者让我成功打动别人的,背后往往都戴着一双独一无二的“手套”。它们不规整,不标准,…

    2025年10月6日
    00
  • 初二阅读必读书目推荐

    说实话,初二这年,学业一下子上来了,挺多孩子觉得喘不过气,看书这事儿,很容易就被挤到犄角旮旯里。可我偏觉得,这时候,书单更得给力,得能拽你一把,透透气,看看更远的地方。别把阅读当任…

    2025年6月7日
    00
  • 都市传说书籍推荐

    首先推荐的是《消失的搭车客》。这本书可以说是都市传说的入门经典之作,收集了大量耳熟能详的怪谈,例如消失的搭车客、鬼屋、连环杀手等等。作者Jan Harold Brunvand以民俗…

    2025年2月27日
    04
  • 初中必读的课外书籍

    说起初中啊,那真是个一言难尽的年纪,半大不大的,心里乱糟糟的,好像身体里住着个野小子,总想往外闯,又有点儿迷茫。那时候,课本里那些方块字,怎么看怎么觉得板正,有时候像堵墙,有时候像…

    2025年5月14日
    00
  • 必读的德国书籍

    如果你真想开始,想越过那些旅游指南和啤酒节的表面印象,钻进德语世界的深处,那有几本书,你绕不过去。它们不是最“好读”的,不是最“畅销”的(虽然有些确实畅销),但它们绝对是分量十足,…

    2025年6月14日
    00
  • 初中生假期推荐书目

    一、文学名著,开启奇妙旅程 读名著就像穿越时空,与伟大的灵魂对话。这个假期,不如就从这些经典开始,感受文学的魅力! 《西游记》:这本不用多说了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充满冒险和…

    2025年2月7日
    0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