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架,藏着关于《父母读的书》的记忆与想象

每当我整理家里的旧书架,总能触摸到一些泛黄的书脊,它们静静地立在那里,像沉默的老人。这些书里,藏着关于我父母的,那些阅读的时光。我常想,《父母读的书》啊,那是一个多么有层次的话题。它不只是书单那么简单,更像是时代的切片,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一角,甚至,是构成我们家庭氛围的无形砖瓦。

小时候,对书的认知,很多是始于父母的。不是他们刻意教导,而是那些书,就在那里。我记得我家客厅靠窗的位置,总有一摞报纸。《参考消息》《人民日报》,还有一些本地的报纸。我爸每天都会翻看,发出一些声音,有时候是叹息,有时候是轻微的哼唱,那是他对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那些密密麻麻的铅字,对我来说曾是遥远的符号,但父亲阅读时那种专注的神情,却在我心里种下了对“文字”的最初敬意。他看报纸时的安静,甚至成了家里的一种背景音,让人觉得安心

父母读的书

我妈呢,她读的书好像更“杂”一些。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封皮有点旧的小说。琼瑶、三毛、金庸,或者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译本。她通常在晚上,等我睡了,或者在我写作业的时候,坐在台灯下看。那种沉浸,跟父亲看报纸的关注外部世界又不一样。母亲看书时,有时会轻轻笑,有时会皱眉,书里的爱恨情仇,似乎真的牵动着她的情绪。我现在还能想起,她看书时,台灯的光线照在她脸上,那种柔和又带着一丝距离感的美。那感觉,就是私人空间,是她属于自己的精神角落。那些书,可能就是她疲惫生活里的一点,一点逃离

除了小说,我妈的书架上还会时不时出现一些奇怪的书。比如讲养花种草的,讲家常菜做法的,甚至还有一本关于手相面相的。这些书不像小说那样有故事线,但她也看得津津有味。一边看,一边可能就在琢磨着怎么把那盆半死不活的绿萝救活,或者明天晚餐做个新菜。这些书,更像是生活的工具书,是她在经营家庭打理生活时,寻求的具体指导乐趣来源。它们没那么高大上,却无比真实,贴近一个普通女性的日常

再往前回溯一代,我爷爷奶奶那辈人,他们读什么?如果他们识字的话。可能更多的是连环画小人书,一些通俗读物。那个年代,书不是那么容易获取的奢侈品。我记得奶奶会看一些日历上的故事,或者邻居借来的旧杂志。他们阅读的内容,更直接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信息闭塞获取知识的艰难。但即便如此,那些简单的文字,也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些色彩信息。他们的阅读,更像是一种朴素的需求,是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小小的窗户

到了我们这一代,或者说,我们作为父母的这一代,我们读什么?这变化可太大了。首先是信息爆炸。书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手机、网络、各种App,碎片化的信息无处不在。我们读的很多东西,可能都不是“书”。但如果限定在传统的“书”上,现在的父母书架上,我相信育儿类的书占了很大比例。从怀孕开始,各种孕期指南母乳喂养手册,到孩子出生后的睡眠训练辅食添加,再到儿童心理学正面管教情商培养……这些书,简直构成了新一代父母的必修课。它们非常功利,目标明确——就是为了“养好一个孩子”。这跟我们父母那代人,更多是凭经验,凭本能去养孩子,完全不一样。

这反映了什么?我觉得,是焦虑。现代父母的集体焦虑。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竞争、信息更加透明但也更加复杂的社会。好像养孩子这件事,不再是天经地义,而是需要学习,需要方法论,需要科学依据的。我们害怕自己做得不好,害怕耽误了孩子,害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我们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些育儿书,希望能从中找到标准答案,找到最优解。这些书堆积如山,有时候看得人更加迷茫不安,因为书里说的,跟你遇到的实际情况可能完全对不上,或者不同书之间观点自相矛盾。但这又怎样呢?我们还是会继续买,继续看,仿佛多看一本,就能多掌握一分主动权,多减少一分不确定性

除了育儿书,现在的父母还会看些什么?自我成长类的书也是热门。比如讲时间管理的,讲情商提升的,讲沟通技巧的,讲财富自由的。这些书,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应对生活压力的一种方式。我们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想给孩子树立更好的榜样。但更多时候,它们是我们对现状不满,对未来不确定的一种补救行为。我们希望通过阅读这些书,找到改变的力量,找到掌控感

当然,还有一部分父母,他们仍然保留着阅读小说历史哲学的习惯。这些人可能本身就是深度阅读者,或者他们有意识地想在育儿和工作之外,保留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自留地。他们的阅读,更多是为了愉悦,为了拓展视野,为了思考人生。我佩服这样的父母,因为他们没有完全被“父母”这个身份吞噬,他们依然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有自己的兴趣追求。他们读的书,可能会不经意间影响到孩子,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他们谈吐间的气质,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

我有时候会想,父母读的书,对孩子到底有什么影响?最直接的,可能是藏书量。如果家里书多,孩子接触书的机会就多。但更深远的,我觉得是阅读的氛围。一个家里,如果大人喜欢看书,那种安静的,专注的,甚至是充满好奇心的氛围,是会感染孩子的。孩子可能不理解你在看什么,但他会模仿你手里拿着书这个动作,会模仿你坐下来安静的行为。这是一种言传身教,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有力

另一个影响,是交流的内容。如果父母有阅读习惯,他们的话题可能会更广泛,更深入。他们可能会跟你分享书里有趣的故事,可能会就书里的某个观点跟你展开讨论。这种讨论,是开放的,是启发性的,能极大地拓展孩子的思维边界。反之,如果父母只关心柴米油盐,只关心分数,那家庭的交流内容就可能显得比较单薄

当然,也有些父母,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怎么读书。这不代表他们就不是好父母。但如果一个家庭里,缺乏阅读的身影,我觉得终究是有点遗憾的。书不仅仅是知识,它提供的是不同的视角,是体验不同人生的机会,是与伟大灵魂对话的桥梁。如果父母自己不迈上这座桥梁,他们如何引导孩子去感受桥对岸的风景

回顾我家书架上那些关于《父母读的书》的痕迹,我看到了时代变迁留下的印记,看到了父母那一辈人的克制与浪漫,看到了我们这一代父母的焦虑与求索。那些书,就像一本本家庭相册,记录着不同时期的精神肖像。它们可能不像照片那样直观,但它们所映照出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刻,更加真实。它们是父母留给我们,除了物质遗产外,另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而我们自己作为父母读的书,也终将成为我们孩子未来回忆时,关于我们的精神符号。我们现在读的每一页,其实都在书写着我们家庭的阅读史,书写着我们自己,作为父母的模样。这本无形的书,正在我们手中被一笔一划完成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099.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7年级阅读书目推荐

    一、感受文学的魅力:经典名著推荐 进入初中,接触一些经典名著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作品经过时间的洗礼,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能够培养你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1.《西游记》(吴承恩)…

    2025年2月27日
    01
  • 大学生图书推荐

    步入大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海量的书籍,让人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别担心,这份大学生图书推荐来啦!精心挑选不同领域的必读好书,希望能陪伴大家度过充实的大学时光,提…

    2025年2月13日
    00
  • 7年级到9年级必读书目有哪些

    要说必读?哪有什么绝对的必读清单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遇上的书也各有缘分。但我这儿,倒是有几类,或者说几本,我觉得在那个年纪,如果能碰上,那真是太棒了,简直是雪中送炭,旱逢甘…

    2025年4月28日
    00
  • 英语推荐买哪些书籍

    首先,别指望什么万能书单!那些个“经典必读”、“强烈推荐”…… 听听就好,别当真。每个人的英语水平、学习目标、兴趣爱好都不同,别人的蜜糖,很可能就是你的砒霜。我的经验是,找到适合自…

    2025年8月30日
    00
  • 大学生读书分享会推荐什么书

    首先推荐的是人文社科类的书籍。读这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思考人生。 《乡土中国》费孝通先生的这本著作,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剖析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对于理解中…

    2025年2月2日
    01
  • 初中女孩必读励志书

    探索自我,发现无限可能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时期。你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想成为怎样的人”。《做内心强大的女孩》这本书,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引导女孩们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2025年4月17日
    04
  • 哪些心理书籍比较推荐

    你说,哪些心理书籍值得一读?哎,这个问题,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它得看你现在,最缺什么,最想解决什么。就像看医生,得对症下药,心理书籍也是这个理儿。 如果你问我,人生低谷,情绪像…

    2025年10月16日
    00
  • 初三必读名著简爱

    不妨先来梳理一下《简·爱》的故事脉络。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在舅妈家饱受欺凌,被送往洛伍德慈善学校,在那里,她经历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但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反而在苦难中磨砺出坚韧…

    2025年4月27日
    00
  • 推荐女生看哪些书籍

    不是那种教你“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速食鸡汤,也不是告诉你“女人就该怎样怎样”的陈腐规训。我说的书,是能给你递上一把刀,或者点亮一盏灯,甚至直接在你脑子里引爆一颗小型炸弹的那种。它…

    2025年10月16日
    00
  • 4年级必读书目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精神。推荐《西游记》少儿彩绘版。这个版本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四年级孩子阅读。它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充…

    2025年3月21日
    0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