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课内必读书目

我们家那小子,二年级,正是狗都嫌弃的年纪。精力旺盛,脑袋瓜子一天到晚不知道琢磨啥,但你让他老老实实坐那儿,捧本书,那叫一个难。你说那些必读书目,像是《小蝌蚪找妈妈》、《狼来了》、《司马光砸缸》,还有些寓言故事,什么《揠苗助长》啊,《亡羊补牢》啊,哪本不是讲了几十年的老故事?我们小时候看,现在他们还在看。你说传承?嗯,这词儿听着挺好,但也得想想,这么多年过去,世界都翻了多少个跟头了,这些故事,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真的还能像当年那样,一听就入心入肺,真懂了里头弯弯绕绕的道理?

就拿《狼来了》说吧,你说教孩子别撒谎。道理当然是对的,可你看现在,信息爆炸,真真假假的东西铺天盖地,有时候撒个谎,那叫“善意的谎言”,有时候呢,明明是假话,包装得跟真的一样,骗人眼泪,骗人钱。孩子们每天眼睛里看到的可不只是村口放羊娃和三只狼。他们看到的是屏幕上光怪陆离的世界,是同学之间的小九九,是大人那些你听不懂我听不懂的对话。一个简单的“不能撒谎”,在他们那个小小的脑袋里,可能压根儿和故事里那个喊“狼来了”的小孩对不上号。他们可能觉得,喊狼来了没啥,反正村里人会上来救,大不了挨顿骂。他没法想象那种被全世界抛弃、真正面临危险时的绝望。这种感受,光靠念几遍故事,太难传递了。

二年级课内必读书目

还有《小蝌蚪找妈妈》,这算是启蒙自然常识了吧?讲青蛙的生长过程。挺好的,生命的多样性,变化。可你猜怎么着,我们家小子那天捧着书,指着蝌蚪问我,“妈妈,它长大是不是会变成奥特曼?” 你说气不气?奥特曼!他脑子里全是什么怪兽啊,能量波啊,打打杀杀的。你说《小蝌蚪找妈妈》里的那种温情、那种找寻、那种生命的神奇,怎么跟奥特曼那咣咣乱斗的世界抗衡?不是书不好,是外面的世界太吵太快,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全吸走了,那些安静、慢悠悠、需要琢磨点儿味道的东西,就显得弱势了。

再说说《司马光砸缸》,这故事厉害吧?紧急关头,不慌不乱,急中生智。教育孩子们遇到事儿得动脑子,别傻站着。这挺重要的,真挺重要的。但你也得承认,这故事有点儿……怎么说呢,有点儿戏剧化。砸个缸就能救人?那缸得啥材质的?水有多深?小孩儿多大?他真能砸动?这些“不合逻辑”的地方,现在的小孩儿可精了,逮着就问。你得费劲解释,有时候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你说,是不是有些书,它的时代烙印太深,深到跟不上现在孩子思考的方式了?

当然,不能一棍子打死。这些书之所以成为“必读”,肯定有它的道理。它们是咱们文化里头最基本的一些东西的载体。那些寓言故事,简单直接,点出一个道理,像个小小的种子,种进孩子心里。那些童话,提供想象力的空间,让他们知道世界可以不止眼前的样子。有些故事,比如《三个和尚》,讲团结,讲协作,这不就是咱们社会最需要的东西吗?孩子们看了,至少脑子里有这个概念。

可问题是,“必读”这两个字,有时候就让事情变了味儿。本来读书应该是件愉快的事儿,像吃颗糖,像做个美梦。可一旦成了“必读”,就像作业了,得完成,得检查,甚至得考试。你看那些孩子,捧着书,眼神儿是飘的,脑袋里可能在想中午吃啥,放学玩啥。家长在旁边催,“认真看!这句讲的啥?”,“回头要写读后感的啊!”得,好好一本书,成了负担。书页翻得沙沙响,但声音好像没进脑子。

我倒是觉得,与其硬性规定“必读”哪些,不如多提供一些选择,拓宽一下书的范围。现在的孩子,接触面广了,兴趣也更广泛。有的孩子对自然科学着迷,你给他看点讲动物植物的书,他能兴奋半天。有的孩子喜欢机器,喜欢建造,你可以找点这方面的绘本。还有的孩子,他的情感发育可能更需要滋养,像那种讲爱的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啊,《逃家小兔》啊,那种细腻的感情流淌,可能比硬邦邦的道理更能触动他们。阅读这事儿,得对上孩子的频道,你才能真正把他们拽进书里去。

而且,阅读不光是认字,不光是理解故事。它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摸着纸张的那种质感,闻着油墨味儿,看着那些图画,听着你给他念书的声音,或者他自己磕磕巴巴念出来,这整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必读书目”,如果只是老师让看,家长让看,孩子心里一百个不愿意,那书里的再好的东西也进不去。这就像你硬给一个人塞好吃的,他嘴上嚼着,心里可能在骂娘。

我觉得吧,那些被列为“必读”的书,更像是一个最低标准的推荐清单。它告诉你,这些东西,大概率是对孩子们有益的,是基础中的基础。但它绝不应该成为唯一。家长、老师的作用,不是拿着鞭子赶孩子去看这些书,而是想办法,用点儿智慧,用点儿耐心,去点燃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可以从这些“必读”的书入手,但如果孩子实在不感冒,也别强求,赶紧换一本,找到那个能触动他的点。

阅读这事儿,最终拼的是持续性自发性。你让他从小觉得看书是件好玩儿的事儿,是他自己的选择,是他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那他就不会排斥。那些“必读书目”,可以是敲门砖,但门开了,里头还有个大大的世界,色彩斑斓,等着他自己去闯,去发现。别让“必读”俩字,框住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也别让它变成一种无聊的负担。那几本书,就安安静静地待在书架上吧,有时候我们翻翻,有时候孩子心血来潮翻翻,有时候晚上睡前念一页。它在那儿,不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更像是一个老朋友,偶尔聊聊天,回忆回忆那些简单的、纯粹的故事。就这样,挺好的。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3984.html

(0)
大王大王

相关推荐

  • 初中课外书必读

    文学名著类,这部分书籍是经典中的经典,能够提升大家的文学素养。 《西游记》: 这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它不仅情节引人入胜,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

    2025年4月15日
    00
  • mba有哪些书籍推荐

    回想我当年,刚踏进商学院那扇大门的时候,说实话,心里多少是带着点儿“镀金”的心思。觉得无非就是学点儿管理学理论,弄明白财务报表,再搞懂点儿市场营销的套路。结果呢?第一学期还没过,我…

    2025年10月24日
    00
  • 穿越书推荐:那些让我熬夜看完的宝藏小说

    最近沉迷穿越小说无法自拔,整理了一些心头好,分享给大家!这些小说各有千秋,有甜宠、有权谋、有轻松搞笑,也有热血冒险,总有一款适合你。准备好了吗?一起开启穿越之旅吧! 一、甜宠穿越:…

    2025年2月5日
    00
  • 高1必读书目

    《高1必读书目》:开启高中生活的第一步,书单里的秘密武器 记忆里,高一开学前的那个夏天,空气里总带着一股特有的焦躁和期待混杂的味道。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没多久,跟着来的,往往还有一份薄…

    2025年7月3日
    01
  • 10本必看的理财书籍

    一、小白入门篇:轻松掌握理财基础 1.《小狗钱钱》:这本书以童话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吉娅如何通过学习理财知识,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储蓄、投资、复利等基本理…

    2025年3月20日
    00
  • 出口成章必读的书

    首先要推荐的是经典文学名著。很多人觉得读名著枯燥,但其实名著是语言艺术的宝库。像《红楼梦》,曹雪芹对语言的运用简直出神入化,人物对话个性鲜明,充满生活气息,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025年3月22日
    05
  • 推荐贫穷书籍有哪些

    很多人一提起贫穷,脑子里蹦出来的,无非就是“懒惰”、“不努力”几个词儿,顶多再加句“出身不好”。这话听着真他妈轻巧,像是站在阳光下,对着泥地里挣扎的人,伸出一根光洁的食指,居高临下…

    2025年10月21日
    00
  • 2024年值得推荐的好书

    先来说说虚构类作品。今年科幻题材真的大放异彩!刘慈欣的《流浪地球2》电影上映后,我又重温了他的原著小说,再次被大刘恢弘的宇宙观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所震撼。不同于电影的叙事方式,文字带…

    2025年2月8日
    00
  • 头条推荐哪些书籍好点

    嘿,哥们儿姐们儿,这会儿闲着呢?刷着头条,是不是又被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给绕晕了?想找点儿精神食粮?得,我来给你支招,咱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就聊聊我这些年啃过的书,说说哪本儿值得你…

    2025年9月13日
    00
  • 必读书目三年级上

    说起来,三年级真是个奇妙的节点。你看着眼前那个小小的身影,突然就觉得不一样了。怎么说呢?就是好像大脑里那个处理文字的小马达,突然加速了,识字量噌噌往上蹿。他们不再满足于那些只有几行…

    2025年5月5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