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是几年级必读书目

《城南旧事》。这四个字一蹦出来,脑子里是不是立刻响起一段悠长的调子?或许还夹杂着驼铃声,夹杂着雨后的泥土气,夹杂着那种淡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忧伤。然后呢?大概就是那个标签——“必读书目”。可真要较真地问一句:嘿,它到底是几年级非读不可的呀?小学三年级?五年级?还是到了初中,甚至是高中语文课本里夹着的那几篇散文?

我总觉得,《城南旧事》这书,就像一坛老酒,也像一个老物件。太早碰,你可能只觉得这瓶子好看,闻闻味儿也就那样,甚至觉得有点儿闷。非得等过了些年,等心里头长出了那么一点点牵挂,一点点失去,一点点对过往的朦胧追忆,再去咂摸,那滋味儿才慢慢儿地、一层一层儿地化开来。

城南旧事是几年级必读书目

想想看,小英子才几岁啊?六岁、七岁?她的世界里,有惠安馆里的疯女人秀贞,有藏在草丛里的厚嘴唇叔叔,有陪了她好几年的宋妈,后来又来了兰姨娘。她用一双孩子的眼睛看大人世界里的离奇无奈别离。秀贞疯了,但英子觉得她可怜,还跟她建立了那种稀里糊涂的友情。厚嘴唇叔叔偷偷摸摸,英子却觉得他不是坏人,甚至帮他。宋妈回老家找孩子,一去不回。兰姨娘跟着德先叔走了。家里来了新人,又走了旧人。这些事,在英子稚嫩的心里,就是一幕一幕的情景,一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影子。她感知到了悲伤,但还不完全懂得那悲伤因何而来去向何处

所以你说,小学低年级甚至中年级的孩子读,能读出什么来?他们或许能记住骆驼队脖子上的铃铛,记住秀贞甩来甩去的辫子,记住英子跟宋妈撒娇。文字里那种画面感,那种老北京的市井气,他们也许能捉到一点。但书里藏着的那些复杂的情感,那些时代的印记,那些说不出口的辛酸,那些大人世界里的不得已,恐怕就只能像风一样从他们心头吹过去了,不留痕迹。太早相遇,就像给一个还没学会走路的孩子讲马拉松的意义,再好,他也够不着

等到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中,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开始变得丰富敏感。他们开始懂得一点点“失去”的概念了,开始体会到友谊的珍贵和别离的惆怅。这时候读《城南旧事》,可能就会在某个瞬间,被书里的某个片段击中。也许是宋妈临走前哭着抱英子,也许是英子得知秀贞和妞儿的故事结局。那些不动声色的文字,开始有了分量,砸在心里,隐隐作痛。他们会开始问为什么秀贞疯了,为什么宋妈要离开,为什么大家都一个个地走了。这时候的感知,是懵懂的,带着青春期特有的伤感。所以很多人觉得,初中是读《城南旧事》的黄金时期

可我总觉得,《城南旧事》妙处,不止于此。它的文字太干净了,太克制了。林海音先生只是静静地写,用一个孩子的视角去旁观。那些大人的挣扎痛苦绝望,都被滤掉了drama,只剩下纯粹的情感切片。这种淡淡的哀愁,需要一点点人生阅历衬托,来呼应。等你再长大一些,到了高中,甚至大学,或者像我这样,过了而立之年,再翻开这本小书,哇!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你不再只是为英子遇到的那些人唏嘘,你开始理解林海音先生笔下那种浓浓的乡愁,那种对逝去时光留恋,那种人事皆非沧桑感。你读到的不再仅仅是童年的故事,而是“童年”本身作为一种正在流逝状态。书里的离别,不只是人物的离别,更是“童年”这个阶段的离别。英子长大了,她的那些玩伴、那些奇怪却温暖的大人,都消失在记忆的深处。那种感觉,是一种温柔的无可奈何的 告别。这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需要时间去沉淀,需要岁月去赋予厚度

所以,关于“几年级必读”,这个问题可能本身就有点“标准答案化”了。教育体系喜欢给一切定个框框,似乎只有规定了在某个年级读完,这本书的价值才得以体现,才算完成了某个“任务”。可一本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书,它的遇见更像是一种机缘。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书,那时候的共鸣滋养,远比任何“必读”标签来得深刻长久

强行让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去“理解”《城南旧事》里的悲凉底色,可能适得其反。他们也许只会觉得书里的人都怪怪的,故事有点儿,甚至因此厌恶这本书。而如果等到他们心里有了那么一块儿柔软的地方,有了那么一点点对过去的追寻,有了那么一点点对人生无常的感知,再让他们去读,去感受。那时候,秀贞不再只是“疯女人”,她是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宋妈不只是“老妈子”,她是思念孩子的母亲;就连骆驼队,也不只是来了又走的动物,它们驮着的是时光,是风景,更是童年的模糊的记忆

所以,我觉得《城南旧事》是不是“必读”不重要,或者说,它应该是那种跨越年级“可选必读”。它应该静静地躺在图书馆或者书架上,等着某个心有灵犀的孩子,或者已经走过一段路的成年人,在某个秋日的午后,或者某个落雨的夜晚不经意地翻开。然后在某个句子里,某个段落里,甚至仅仅是某个词语里,猛地停住。那一刻,书里的老北京,书里的人情冷暖,书里的淡淡乡愁,就都活了过来,流进了心里

如果要我给个建议,也许初中是一个不错的起点,让孩子们开始接触那种温柔的伤感。但请不要强迫,不要肢解,不要为了写一篇规范的读后感而读。更理想的状态是,它能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们心里埋下,然后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在他们自己准备好了的时候,悄然发芽,开出一朵淡淡的小花,散发出一种悠远的香气

在我看来,《城南旧事》最应该读的年级,是那个你能读懂它的温柔伤感能感受到它的离别追忆的年级。这个年级,因人而异。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而是一个流动的状态,一个恰好的瞬间。它等着你,带着时光滤镜,带着成长的淡淡的忧伤,去重逢。那个重逢的时刻,就是它对你来说,最应该读的时候。而那一抹城南斜阳,那一段旧日故事,就永远定格在了你心底最柔软的角落。这,比任何一个“必读”的标签,都来得有意义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3978.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自然科学类书籍推荐书目

    首先推荐的是一些科普入门级别的读物,这些书语言通俗易懂,很适合对自然科学感兴趣但缺乏专业背景的朋友。 《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的这本著作可以说是科普界的里程碑,它用简洁的语言解释…

    2025年3月20日
    00
  • 艾青诗选的好书推荐

    首先推荐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艾青诗选》。这版诗选可以说是最为经典和权威的版本之一,由艾青本人亲自选编,收录了诗人各个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品,涵盖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

    2025年2月9日
    04
  • 《解锁都市新玩法:露营+citywalk,沉浸式体验双倍快乐》

    露营和citywalk,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休闲方式,正逐渐成为都市年轻人拥抱自然、探索城市的全新选择。将两者巧妙结合,便能解锁双倍快乐,获得沉浸式体验。远离喧嚣,亲近自然,感受微风…

    2025年3月12日
    00
  • 9年级语文必读书目

    说起9年级那会儿的必读书目,脑子里啊,就像翻旧书堆,尘土飞扬的。不是说书不好,是那段日子本身就够乱的。青春期,迷茫得一塌糊涂,看啥都像隔着层毛玻璃。学校列个单子,什么《骆驼祥子》啊…

    2025年5月29日
    00
  • 8年级必读书目

    一、名著之旅,感受经典的魅力 阅读名著,就像与历史上的智者对话,在他们的故事中汲取智慧,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魅力。 《西游记》(吴承恩):这本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

    2025年3月21日
    00
  • 初一新课标必读书目

    比如那本《朝花夕拾》,鲁迅先生的文章,那时候觉得文绉绉的,老是“之乎者也”的,读起来特别费劲。特别是《藤野先生》,当时不理解,为什么一个留学生要如此在意老师的肯定?现在想想,那不仅…

    2025年6月30日
    00
  • 6年级推荐课外书

    升入六年级,学习压力逐渐增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阅读能开阔视野,提升写作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这份书单,精心挑选了适合六年级学生的优秀书籍,…

    2025年2月5日
    01
  • 历史名著推荐书籍有哪些

    首先,《史记》必须拥有姓名。司马迁这老头,笔力简直了。什么叫“实录”,什么叫“为尊者讳”,在他那儿,不存在的。他敢写,敢骂,敢把皇帝的糗事儿都抖搂出来。读《史记》,你看到的不是枯燥…

    2025年8月12日
    00
  • 炒股新手必看的书:我的血泪教训清单

    别跟我说那些高大上的金融理论,什么有效市场假说,什么行为金融学,听着就头大。我不是学者,我就是个被股市教训得鼻青脸肿的小韭菜,想用最实在的话,告诉你哪些书,真能让你少走弯路,少亏点…

    2025年7月1日
    00
  • 悲伤的书推荐

    先来说说让我哭到崩溃的几本书。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算一个。虽然它主打温情治愈,但其中一些故事真的太戳心了。尤其是写到克郎为了音乐梦想放弃一切,最终却默默无闻地死去那一段,我直接…

    2025年2月2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