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是高一必读书目吗

说句实在话,当我第一次听到“边城”被列为高一必读书目时,心里咯噔了一下。不是说这本书不好,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那文字干净得像湘西山涧里的溪水,带着股子灵气,也透着一股子哀愁。问题是,高一啊?那个年纪的孩子,真能咂摸出味儿来吗?

你让我回忆一下,我读《边城》是什么时候?好像不是高一。可能是大二,或者是工作后某个下雨的午后。记不清了,但这恰恰说明,它没有在那个兵荒马乱焦头烂额的高中时代,像《项脊轩志》或者《药》那样,刻骨铭心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因为要考。它是在一个相对放松更能静下心来的时刻,不期然地走进我的视野的。

边城是高一必读书目吗

高一嘛,唉,想想就觉得累。那时候我们满脑子塞的是什么?函数、几何、物理公式、化学反应,还有古文的实词虚词、英语的完形填空。整个世界被压缩成一张张试卷,时间被切割成四十五分钟一节课,然后是晚自习、周末补习班。效率分数前途,这几个词像紧箍咒一样念叨在耳朵边。你让他们去读《边城》?读那个发生在湘西一个叫茶峒的小镇,那个时光仿佛静止连风都带着温柔和忧伤的地方的故事?

翠翠和她爷爷,老船夫,守着一条渡船,日复一日。生活简简单单,但又饱含情意。那座白塔,那些河边洗衣的妇人,端午节的龙舟比赛,还有傩送和天保两兄弟对翠翠那份青涩又真挚的喜欢。整个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没有大起大落的命运波折,只有一种淡淡的、如水一般的流淌,以及那份最终未能圆满的遗憾

这种,这种,这种,在高一那个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用的年纪,会不会显得有点格格不入?甚至,会不会被视为一种负担?就像把一幅水墨丹青挂在了一个摇滚乐现场,不是说画不好,而是环境不对心境不对

我担心的是,对于大部分高一的学生来说,《边城》会不会沦为又一个“为了考试而读”的任务?他们可能会去网上搜搜主要人物关系,背一背故事梗概,也许老师会带着分析一下沈从文的写作特点——优美含蓄充满诗意,对,这些词他们能记住,能写在试卷上。但小说里那种人性的纯朴、那种自然的和谐、那种命运的无常以及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忧伤,他们真的能体会到吗?那种“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的开放式结局所带来的余味无穷和一丝惆怅,对于习惯了明确答案、追求效率的孩子来说,是不是有点难以捕捉

别忘了,高一的孩子正好处在一个青春期躁动对世界充满好奇但又缺乏阅历的阶段。他们可能更容易被情节跌宕、人物个性鲜明的作品吸引,比如金庸的武侠,或者一些现代都市小说,甚至是带有奇幻色彩的故事。这些作品能直接点燃他们的某种情绪,满足他们对未知、对力量、对情感的直接渴望。而《边城》,它的美太内敛了,需要你放慢脚步,需要你沉淀心绪,需要你用心去感受。高一的孩子,有多少人有这样的闲暇心境呢?

当然,你也可以说,正因为高一的生活太喧嚣、太功利,才更需要《边城》这样一部作品来洗涤心灵,让他们看到另一种生活方式,另一种情感表达,另一种不被物质和效率绑架的可能。这话说得漂亮,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如果这本书的阅读被量化、被考核,那么它本身的诗意美感,会不会在应试的压力下消磨殆尽

就像一道精美的法式甜点,需要慢慢品尝,需要细细感受原料的层次和味道的融合。但如果你让一个饥肠辘辘、赶着去下一场考试的人,匆匆忙忙地把它塞进嘴里,他感受到的可能只是甜腻或者奇怪,而不是惊艳享受

我不是说《边城》不配作为经典被阅读。恰恰相反,它绝对是一部杰作,是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绕不开的一座山。它描绘的那个即将逝去的湘西世界,那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图景,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也是一种文化的回望。它的语言之美,更是值得反复品味学习的。

问题只是出在“高一”和“必读”这两个词的组合上。是不是有些书,更适合在人生的某个特定阶段去相遇?或者说,是不是有些经典,应该作为推荐阅读,让有兴趣、有时间和有心境的孩子去自主选择,而不是成为强制性的任务

我觉得,与其在高一囫囵吞枣地完成一个“必读”任务,不如等学生们稍微成熟一些,心智更开阔一些,对世界和人生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之后,再去读《边城》。那时候,他们或许更能理解翠翠的懵懂,爷爷的辛劳与慈爱,渡船的象征意义,以及那个纯朴世界面临的冲击。那种淡淡的感伤,也许只有经历了些许离别和失去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其重量

当然,也许会有那么一部分早慧的或者对文字天生敏感的孩子,在高一就爱上了《边城》,被它独特的气质所吸引。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我还是有些担忧。担忧这本书的辜负,担忧他们的阅读热情损耗

所以,边城是高一必读书目吗?从经典的文学价值来说,它当然配得上。但考虑到高一学生的普遍认知水平阅读习惯以及巨大的学业压力,我个人觉得,把它放在“必读”的位置上,时机和方式可能都还需要商榷。或者说,如果真的要必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去用心感受,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这才是最关键最棘手的问题。毕竟,阅读的最终目的,不应该是让人更爱生活、更懂情感、更懂得美吗?如果“必读”反而让这些都变得工具化模式化,那是不是有点南辕北辙了呢?

也许,就像书中等待归来的人一样,《边城》也在静静地等待着,等待一个恰好的契机,等待一颗准备好的心,去真正地遇见它,而不是被匆忙地瞥一眼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3912.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初等数学书籍推荐

    首先,对于完全零基础或者想要巩固基础的朋友们,我推荐以下几本: 《数学之美》:这本书与其说是数学教材,不如说是数学的“说明书”。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搜…

    2025年2月24日
    00
  • 爱而不得的书籍推荐

    一、消逝的孤本与残卷:历史的迷雾 有些书籍,如同昙花一现,只留下只言片语在历史的长河中飘荡。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谜,也成为了无数藏书家和学者追寻的目标。 《永乐大典》的完整版:这…

    2025年2月10日
    00
  • 缠论书籍推荐

    首先要推荐的是缠中说禅的原著——《市场行为的数学解释》。虽然这本书的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充满了数学公式和专业术语,但它是缠论的根基,是所有学习缠论的人都绕不开的一本书。建议大家把它当…

    2025年2月18日
    00
  • 高一下册必读书目

    一、名著经典,开启文学之旅 高一阶段,接触一些经典名著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作品历经时间考验,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思想和艺术价值,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文学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 《红楼梦》(曹…

    2025年3月18日
    00
  • 《44岁必读书:在人生的岔路口,遇见更好的自己》

    44岁,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上有老下有小,事业也到了关键阶段。压力与机遇并存,迷茫与希望同在。在这个人生的岔路口,阅读或许能为你拨开迷雾,指引方向。以下推荐一些适合44岁人群阅读的…

    2025年4月16日
    00
  • 6上的必读书目

    一、文学名著,品味经典 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名著可以让孩子们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魅力,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西游记》:这部古典名著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彩的…

    2025年3月5日
    00
  • 《MySQL推荐用书》

    最近好多小伙伴私信问我学习MySQL用什么书籍比较好,看来大家对数据库学习的热情都很高涨呀!其实MySQL学习的书籍还真不少,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非常重要。根据我的学习经验和网上的一…

    2025年2月15日
    00
  • 稻草人是几年级的必读书目

    其实,《稻草人》并非全国统一规定的必读书目。也就是说,它没有被明确列入教育部规定的任何一个年级的语文教材。不过,它经常出现在各地学校推荐的课外阅读书单中,也常常被选入一些版本的语文…

    2025年1月22日
    02
  • 茶花女是必读书目吗

    让我们先来聊聊《茶花女》本身。这部作品出自法国作家小仲马之手,讲述了巴黎交际花玛格丽特与青年阿尔芒凄美的爱情故事。玛格丽特,一个游走在上流社会边缘的女子,拥有着倾城的美貌和一颗渴望…

    2025年3月4日
    00
  • 初中课外必读书目录

    这份书单涵盖了中外名著、科普读物、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多个类别,力求兼顾经典与趣味,帮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汲取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我们来聊聊中外名著。这些作品经…

    2025年4月17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