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说起现在孩子们的阅读,真是让人头疼。一下课,手机刷刷刷,眼睛都快贴到屏幕上了。问问看书?“没时间!”或者“老师没要求!” 得,好像看书就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似的。可是你说,这短短几年初中光阴,脑袋瓜子里除了课本上的那些字,还能不能再装点别的东西?那些真正能滋养心田、拓展视野,甚至能在你遇到坎儿的时候拉你一把的东西?
所以啊,虽然没人“硬性规定”,但我总觉得,有些书,在那几年,真的该啃一啃,品一品。不是为了考试卷子上的那几分,是为了将来那个更丰满、更有力量的你。咱们就掰扯掰扯,2022年或者说这个阶段,初中生该看看哪些书,也算是我这个过来人,一点不成熟的碎碎念吧。

你想啊,初中这年纪,像个半大小子,身体蹭蹭往上窜,心里头也开始冒出各种小九九。开始好奇外面的世界,开始有点自己的想法,但又懵懵懂懂,容易被带偏。这时候,书就像一扇扇窗户,推开来看看,能让你少走点弯路,多添点光亮。
先说咱们自己的东西吧。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或者近代那些了不起的人写的。
《朝花夕拾》这本,鲁迅先生的回忆散文集。哎呀,别一听鲁迅就皱眉头,觉得晦涩。这本不一样。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会觉得,咦?大先生小时候也这么顽皮,也知道玩乐,也有个神奇的百草园,也有个“怪”老师?读《藤野先生》,那份跨越国界的师生情谊,还有先生的严谨和正直,多让人动容!还有那个闰土,月光下拿着钢叉刺猹的少年闰土,和后来那个麻木、恭敬地叫着“老爷”的成年闰土,那种对比,是不是像一根小针,轻轻扎一下你的心?这书短小精悍,文字也透着股熨帖劲儿,看了不费劲,但后劲儿足。它让你看到一个更真实、更有人情味的鲁迅,也让你开始思考,时间这玩意儿,怎么就把人改变成了这样?
再来点硬气的?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祥子啊,那个憨厚、有力气,就想凭自己力气买辆洋车拉的人力车夫。他吃苦耐劳,目标纯粹,一步步攒钱,眼看着要够着梦想了,结果呢?被兵痞抢了,被环境吞噬了,被命运一遍遍地戏弄。虎妞的病态纠缠,小福子的悲惨结局……你看完心里那个堵啊,那个难受!这书写的是旧社会的事儿,可里头那种努力了也可能一无所有的残酷,那种挣扎和最终的沉沦,哪怕放到现在,那种无力感,有时想想都觉得脊背发凉。它让你知道,生活不容易,世界不只有美好,还有底层的艰辛和无奈。这种对现实的认知,早点有,不是坏事。
如果觉得上面两本有点沉重,来点儿温情的,带点诗意的?沈从文的《边城》。翠翠,那个住在湘西小镇,和爷爷相依为命的小船家女。她纯真得像山间一朵野花,还没被世俗污染。那条酉水,那座白塔,那个渡船的老船夫,还有傩送和天保两兄弟的情谊和竞争。整个故事娓娓道来,节奏慢悠悠的,但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宁静和淡淡的忧伤。读这本书,仿佛能闻到山林的清新,听到渡船吱呀吱呀的声音。它让你看到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纯粹情感,读完了,心里会觉得干净许多。也会为翠翠最终的等待,轻轻叹口气。
说完了自己家里的,看看外面世界的。
儒勒·凡尔纳的科幻经典,《海底两万里》或者《神秘岛》。哎呀,这两本,简直就是给少年探险家准备的!尼摩船长啊,他的“诺第留斯号”潜艇,带你去看海底的奇妙景象,见识各种闻所未闻的海洋生物,经历惊险的冒险。而《神秘岛》,几个人荒岛求生,怎么利用有限的资源,从一无所有到创造文明。那份智慧、那份勇气、那种科学精神,看得人热血沸腾!这可比那些打怪升级的游戏有意义多了,它告诉你,知识就是力量,团队合作能战胜困难,人类的创造力有多么伟大!读这些书,能点燃你对未知的好奇,对科学的兴趣。
换个口味?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这简直是一幅俄国底层社会的生动画像。阿廖沙那悲惨的童年,外祖父的暴躁,外祖母的慈爱,还有形形色色的人物。不是那种精致的描写,而是带着一股泥土气,一股真实的疼痛。读它,不是为了学优雅的文字,而是为了看看,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生活在泥沼里,却依然有生机,有善良,有对光明的渴望。它让你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让你对人性的复杂有更深的认识。这书读起来可能有点压抑,但那种扑面而来的生命力,也很震撼。
还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多简单一个故事啊,一个老渔夫,一条大马林鱼,一群鲨鱼。可这里头蕴含的精神,太强大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圣地亚哥老人那种不屈、那种孤独、那种尊严,在一次次与巨鱼、与鲨鱼的搏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读完你会觉得,哪怕面对看起来无法战胜的困难,只要不放弃,那种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它给人的力量,是安静的,却是绵长的。
当然,除了这些大部头或者名气响亮的,有些书可能没那么“必读”,但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特别适合初中这阶段看看。比如法布尔的《昆虫记》。一个老先生,蹲在地上,像个侦探一样观察小小的昆虫,写得那么细致、那么生动,简直把虫子都写活了!看了你会惊叹,原来我们平时不在意的小世界,竟然这么复杂,这么奇妙,里头有生存的智慧,有自然的法则。它能培养你观察的耐心,对生命的敬畏。
还有像《唐诗宋词》的鉴赏本。别光背诵应付考试啊!你得去读懂,去感受。那些优美的文字,那些意境,是咱们民族多少年的审美凝结成的精华。读李白的豪迈,“飞流直下三千尺”,画面感多强!读杜甫的沉郁,“国破山河在”,那种家国情怀多厚重!读李清照的婉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那种愁绪多真切!这些诗词,能帮你提升语感,更能滋养你的心灵,让你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时,多一份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说了这么多书,是不是觉得亚历山大?别怕,没人让你一口气吞下去。阅读这事儿,急不得。它不是完成任务,它是享受,是对话,是遇见。你可以今天看一页,明天看一段。遇到喜欢的句子,就反复读读,甚至抄下来。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查查资料,或者问问别人。最好的阅读,是能让你联想,让你思考,让你产生共鸣,或者让你不舒服(嘿,有时候这种“不舒服”更能促人成长)。
别光盯着书本身,那些书背后的世界,那些作者的经历,那些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了解,你会读得更有味道。
当然,2022年“必读”的清单可能还会更新,会有新的好书冒出来,比如优秀的科普读物、有深度的人物传记、描写真实少年生活的小说……这些都可以去探索。关键在于那份主动去读的心。
这几年,你们会遇到很多烦恼,学业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困惑,对自己未来的迷茫。有时候,书里的一句话,书里的一个人物,就能给你启发,给你力量,让你觉得,“哦,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或者“看,他遇到了更大的困难都闯过来了,我这点儿算啥?” 书是你的朋友,是你的老师,有时候,也是你的避风港。
所以啊,放下手机一会儿,翻开一本书吧。别带着功利心,就带着一份好奇,一份放松。让那些油墨的清香,那些跳跃的文字,带你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世界。那些时间和空间都无法抵达的远方,书能带你去。而那些复杂得你理不清的心绪,也许书里早有答案,或者至少,能给你一些安慰。
别等到将来,感叹“年少不知读书好”。就从现在开始,拿起一本,读下去,去感受文字的魔力,去丰富你的生命。这笔投入,绝对是最划算的,利息会伴随你一生。信我,一个看了几十年书的人,这话说得掏心窝子。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3875.html